[实用新型]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94568.5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9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平;陈红磊;张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新平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知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8 | 代理人: | 陈慧君 |
地址: | 33009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工程 隔离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上支护板,所述上支护板的右下端设置有中支护板,所述中支护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支护板,所述上支护板的右端面和中支护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套接筒,所述套接筒的内部开设有套接孔,所述中支护板和下支护板的上端面均开设有转动口,所述转动口的两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口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圆筒,所述转动圆筒穿过套接筒内部的套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头,使得能够套接暴露在土壤外侧的固定板和套接柱,由此便于更换插接杆,以此能够有效的便于拆卸和安装整体的设备,达到材料利用最大化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岩土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桩、墙式支护结构常采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柱列式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根据土质条件及基坑规模,可以设计成悬臂式、内支撑式或锚拉式,重力式支护结构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挡墙、土钉墙等。当支护结构不能起到止水作用时,可同时设置止水帷幕或采用坑外降水,以达到控制地下水的目的,使基坑土方工程可在干作业条件下开挖。
在岩土工程的基坑内部安装支护结构时,往往需要通过重型的机械去吊装,不便于安装和拆卸,且插入土壤中的柱子往往会受到重力而弯曲,不便于进行更换,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设计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岩土工程的基坑内部安装支护结构时,往往需要通过重型的机械去吊装,不便于安装和拆卸,且插入土壤中的柱子往往会受到重力而弯曲,不便于进行更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岩土工程单侧隔离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上支护板,所述上支护板的右下端设置有中支护板,所述中支护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支护板,所述上支护板的右端面和中支护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套接筒,所述套接筒的内部开设有套接孔,所述中支护板和下支护板的上端面均开设有转动口,所述转动口的两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口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圆筒,所述转动圆筒穿过套接筒内部的套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头,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安装块,且连接杆通过螺纹头旋合至螺纹孔的内部,所述上支护板、中支护板和下支护板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圆口,所述圆口的下侧设置有斜边槽,所述圆口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斜块,所述斜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三根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下端面分别安装有第一插接杆、第二插接杆和第三插接杆,所述固定柱的外侧的下端套接有软套。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护板、中支护板和下支护板的外侧开设的圆口均匀分布在上支护板、中支护板和下支护板外侧的四角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套接有套接柱,所述套接柱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尖头柱。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撞击块,所述斜块与斜边槽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圆筒两侧的连接杆上固定连接固定圈,所述安装块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口。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圆筒与连接杆之间安装有多个圆珠,且圆珠在连接杆的外侧等距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筒内部的套接孔与转动圆筒的外侧相贴合,且套接筒与转动口的内壁相远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新平,未经何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4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