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木铝木合成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92956.X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05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鸿鑫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27/38;B32B9/00;B32B9/04;B32B27/30;B32B27/40;B32B15/20;B32B21/14;B27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金***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木 合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木铝木合成板,涉及复合板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原木铝木合成板,功能单一,不够美观,并不具防潮、防变型等因素,在使用中无法对产品的稳定性起到可预防、可风控,且并不具备防火隔热的效果,在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无法保证用户的生命安全,使用效果差,在生产使用中,及易给生产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铝板,所述铝板的顶侧与底侧均固定设置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美观,具有防潮、防变型的功能,还具有防火隔热的功能,在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可以有效的起到隔绝高温的效果,保证了用户的生命安全,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木铝木合成板。
背景技术
原木是原条长向按尺寸、形状、质量的标准规定或特殊规定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段,这个木段称为原木;原木铝木合成板是铝板和原木板复合制成的合成板,综合了铝和木两种不同材质的重量轻、防潮防腐性能好、密封性强与更加环保等特点,适用于厢式车的厢体、家具的制作,为提高家具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所以亟需一种原木铝木合成板。
但是,现有的原木铝木合成板,功能单一,不够美观,且并不具备防火隔热的效果,在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无法保证用户的生命安全,使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原木铝木合成板,功能单一,不够美观,且并不具备防火隔热的效果,在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无法保证用户的生命安全,使用效果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原木铝木合成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木铝木合成板,包括铝板,所述铝板的顶侧与底侧均固定设置有隔热层,两个所述隔热层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耐高温层,两个所述耐高温层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防火层,两个所述防火层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原木木板,两个所述原木木板的表面均涂覆有油漆层,两个所述油漆层的表面均涂覆有蜡层。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包括聚苯板层、聚氨酯硬泡层与岩棉层,所述聚氨酯硬泡层固定粘接在所述聚苯板层的底侧,所述岩棉层固定粘接在所述聚氨酯硬泡层的底侧。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层包括磷化硼层、氮化硅层与二氧化硅层,所述氮化硅层固定粘接在所述磷化硼层的底侧,所述二氧化硅层固定粘接在所述氮化硅层的底侧。
优选的,所述防火层包括环氧树脂层、珍珠岩层与过氯乙烯层,所述珍珠岩层固定粘接在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底侧,所述过氯乙烯层固定粘接在所述珍珠岩层的底侧。
优选的,所述铝板的厚度为3mm,所述原木木板的厚度为17mm。
优选的,所述聚苯板层的厚度为6mm,所述岩棉层的厚度为7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原木铝木合成板,铝板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耐腐蚀性,通过设有隔热层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隔热的功能,通过隔热层内设置的聚苯板层、聚氨酯硬泡层与岩棉层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效果,通过设有耐高温层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耐高温的功能,通过耐高温层内设置的磷化硼层、氮化硅层与二氧化硅层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原木铝木合成板,通过设有防火层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火的功能,通过防火层内设置的环氧树脂层、珍珠岩层与过氯乙烯层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火效果,在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效果,通过设有两个原木木板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美观度,通过设有油漆层与蜡层使原木木板的表面更加光滑细腻,起到防虫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美观,还具有防火隔热的功能,在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可以有效的起到隔绝高温的效果,保证了用户的生命安全,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原木铝木合成板的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鸿鑫木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鸿鑫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2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耐高温抗老化高压管
- 下一篇:高压管挤出高效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