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铜套发热圈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89215.6 | 申请日: | 2022-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3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曹开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翰祥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铜套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圈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铜套发热圈,包括发热圈主体,所述发热圈主体的表面缠绕有缠绕铜线,所述发热圈主体的表面设置有下保护筒和上保护筒,所述下保护筒设置在上保护筒的底部,所述下保护筒的端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环,所述上保护筒的端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固定环。通过设置的下保护筒和上保护筒套在发热圈主体的表面后,然后通过下固定环和上固定环之间进行连接,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对发热圈主体的保护,避免了发热圈主体在不需要进行使用的时候,直接随意放置,导致在进行放置的时候,因为剐蹭,从而导致发热圈主体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导致在其进行使用的时候,因为其发生损坏,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铜套发热圈。
背景技术
加热圈又名电热圈、发热圈。是用电热合金丝作发热材料,用云母软板(有时用陶瓷芯)作绝缘材料。主要应用于电热水壶等电器,其中包括一种铜套发热圈。
现有的铜套发热圈,在不需要进行使用的时候,不便对其进行保护,导致在进行放置的时候,容易因为剐蹭,导致结构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进而影响结构后续的使用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铜套发热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铜套发热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铜套发热圈,包括发热圈主体,所述发热圈主体的表面缠绕有缠绕铜线,所述发热圈主体的表面设置有下保护筒和上保护筒,所述下保护筒设置在上保护筒的底部,所述下保护筒的端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环,所述上保护筒的端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固定环,所述下固定环和上固定环之间可拆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将下保护筒套在发热圈主体的底部,然后将上保护筒套在发热圈主体的顶部,使得下固定环和上固定环之间相互贴合,然后对下固定环和上固定环进行连接,进而达到对发热圈主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发热圈主体在不需要进行使用的时候,直接随意放置,导致在进行放置的时候,因为剐蹭,从而导致发热圈主体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圈主体包括铜套主体,所述铜套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陶瓷耐热层,所述陶瓷耐热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铝铜锂耐热合金薄层。
通过设置的铝铜锂耐热合金薄层和陶瓷耐热层有效的提高了铜套主体的耐热效果,从而提高了结构在进行使用时的稳定。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固定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上固定环贯穿连接,所述上固定环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帽和第一螺杆螺纹连接。
通过设置的第一螺帽和第一螺杆起到对下固定环和上固定环之间进行固定的作用,进而保证了下保护筒和上保护筒连接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固定环的底部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下固定环贯穿连接,所述下固定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帽和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通过设置的第二螺帽和第二螺杆进一步保证了下固定环和上固定环连接的紧密。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铝铜锂耐热合金薄层的表面涂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由酚醛树脂材质构成。
通过设置的耐腐蚀层起到防腐蚀的作用,避免了结构因为被腐蚀,从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发生。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帽、第一螺杆、第二螺帽和第二螺杆均设置有多个,且交错设置。
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通过以上的设置,使得在进行固定的时候,固定起来更加紧密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翰祥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翰祥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89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硅片湿法制程定量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脱扣的内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