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暖通余热回收用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79724.0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4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乔志林;乔志健;张子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瑞尼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3/02;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德州鲁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45 | 代理人: | 郭永红 |
地址: | 2533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暖通 余热 回收 分体 冷凝 排风热 机组 | ||
一种暖通余热回收用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包括机组壳体,机组壳体四侧内壁中部之间连接设有隔板,隔板上侧中心处连接设有冷凝器,机组壳体下侧内壁中心处连接设有蒸发器,排风箱主体一侧上部连接设有冷风管并且下部连接设有热风管,冷风管与热风管另一端分别连接设有散风机构,两组散风机构包括位于冷风管与热风管另一端外侧的连接外管,连接外管内部设有连接内管,连接内管两端外侧分别连接设有限位环,连接外管内侧分别设有配合两组限位环转动的环形滑槽,连接内管外侧分别套接设有橡胶环,连接外管两端分别连接设有安装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通过U型管上下摆动将风进行分散,提高冷凝器散热效率和蒸发器吸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暖通余热回收用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暖通空调系统是应用于制药工程厂房、实验室等室内用以供暖或是供冷的系统,暖通空调系统在使用时在排风口会排出大量的热风或是冷风,因此市场上便通过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对暖通空调系统产生的余热进行及冷量进行回收,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是将蒸发器与冷凝器分开设计,这样不存在细菌或是有异味空气的交叉污染,更清洁,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暖通余热回收用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暖通余热回收用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在对冷风和热风进行回收利用时,冷风和热风都是直接对着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一侧进行散热和吸热,使得对冷凝器散热效率和蒸发器吸热效率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暖通余热回收用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包括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一侧外壁连接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连接设有排风箱主体,所述机组壳体四侧内壁中部之间连接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侧中心处连接设有冷凝器,所述机组壳体下侧内壁中心处连接设有蒸发器,所述排风箱主体靠近机组壳体的一侧上部连接设有冷风管并且下部连接设有热风管,所述冷风管另一端穿入机组壳体内部,所述热风管另一端穿入机组壳体内部,所述冷风管与热风管另一端分别连接设有散风机构,两组所述散风机构包括位于冷风管与热风管另一端外侧的连接外管,所述连接外管内部设有连接内管,所述冷风管与热风管另一端分别穿入连接外管并与连接内管连接,所述连接内管两端外侧分别连接设有限位环,所述连接外管内侧分别设有配合两组限位环转动的环形滑槽,所述连接内管靠近两组限位环的外侧分别套接设有橡胶环,所述连接外管两端分别连接设有安装管。
作为改进:两组所述散风机构还包括位于冷凝器和蒸发器两侧的U型管,所述U型管一端与两组安装管连接,所述U型管靠近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一侧均匀连接设有多组出风口,所述U型管远离连接外管的一侧下方转动连接设有电动伸缩杆,四组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分别与隔板和机组壳体下侧内壁连接。
作为改进:两组所述连接外管远离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一侧分别设有配合冷风管与热风管上下转动的通孔,连接外管转动时不受冷风管与热风管的位置限制。
作为改进:所述橡胶环外侧与连接外管紧密接触,防止气体泄漏。
作为改进:所述机组壳体远离排风箱主体的一侧壁上部穿过连接设有排风管一,所述排风管一位于机组壳体外侧部分上设有控气阀一。
作为改进:所述机组壳体远离排风箱主体的一侧壁下部穿过连接设有排风管二,所述排风管二位于机组壳体外侧部分上设有控气阀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连接外管与连接内管之间这有橡胶环,通过橡胶环的弹力特性防止空气泄漏;通过U型管和U型管上的多组出风口将冷风管和热风管中的风进行分散,并且通过电动伸缩杆伸缩带动U型管远离连接外管的一侧上下移动,使出风口吹出的风更加分散,提高冷凝器散热效率和蒸发器吸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余热回收用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余热回收用分体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的连接外管内侧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瑞尼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州瑞尼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9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吨袋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镀膜液生产用耐紫外性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