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掺混肥料生产的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78806.3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全申;刘春伟;吴冰冰;王勇;李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丹利化肥遂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114 | 分类号: | B01F27/114;B01F27/191;B01F27/2322;B01F27/90;B01F27/921;B01F35/12;B01F35/75;B01F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晓庆 |
地址: | 463100 河南省驻马店市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肥料 生产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掺混肥料生产的搅拌装置,涉及肥料混合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和盖板,所述盖板放置于罐体的上表面,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投料口,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具有对化肥提升搅拌功能的搅料机构和具有对化肥均匀搅拌功能的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开启电机的运转将带动转轴、第一齿轮和螺旋叶片旋转,使得位于输送套筒底部的化肥将通过螺旋叶片输送至输送套筒内,并随着输送套筒的内壁向上输送至各个排料口处,并最终从排料口处掉落至输送套筒的外侧,即可有效的避免化肥容易堆积在底部,与此同时,第一齿轮的旋转将一同带动第二齿轮旋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混合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掺混肥料生产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掺混肥料又称配方肥、BB肥,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粒径相近的单质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化肥,通过简单的机械掺混而成,是各种化肥的混合物。掺混肥料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操作灵活,生产成本较低,养分配比适应微域调控或具体田块作物的需要,与复合混肥相比,掺混肥料在生产、贮存、施用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现有的掺混肥料搅拌装置,由于搅拌方向通常较为单一,容易导致内部分布不均匀,且搅拌过程中难以使得上层化肥与下层化肥均匀混合,进而导致化肥容易堆积在底部,增加了化肥的搅拌时长,不方便上下翻动,大大降低了化肥的搅拌效率。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掺混肥料生产的搅拌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掺混肥料生产的搅拌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掺混肥料生产的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和盖板,所述盖板放置于罐体的上表面,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投料口,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具有对化肥提升搅拌功能的搅料机构和具有对化肥均匀搅拌功能的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呈圆周阵列。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电动推杆,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所述两个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的底面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料机构包括输送套筒、转轴、第一齿轮、螺旋叶片、圆周阵列的刮料板、等距离排列的开口和等距离排列的排料口,且开口和排料口均呈圆周阵列,所述输送套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盖板的底面,所述转轴的顶端转动连接于盖板的底面,且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螺旋叶片和第一齿轮均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外表面,且螺旋叶片与输送套筒的内壁相适配,所述每个开口和排料口均开设于输送套筒的外表面,且开口与第一齿轮相对应,所述每个刮料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底端,且转轴的底端延伸至输送套筒的下方,所述每个刮料板的外表面均与罐体的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第二齿轮、等距离排列的搅拌杆和等距离排列的搅拌叶片,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盖板的底面,所述第二齿轮、每个搅拌杆和每个搅拌叶片均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贯穿开口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每个搅拌杆分别与每个排料口相对应,所述每个搅拌叶片均位于刮料板和输送套筒之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掺混肥料生产的搅拌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丹利化肥遂平有限公司,未经史丹利化肥遂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8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模块化加热控制的三明治机
- 下一篇:一种外球面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