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污水生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74560.2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65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苗;谢迎辉;王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3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水 生化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污水生化设备,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外罐体、内筒体、曝气装置及搅拌装置,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转轴以及搅拌叶,本发明实现了有效减少设备的安装数量,极大节省运行能耗,提高工艺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节省了占地面积;本发明的外罐体内部自下而上形成减缩区域,曝气时能够形成气提效应,充分利用外界气源的曝气能力;污水在内筒体能够有效提高回流量,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由于水下没有安装动力设备,降低了维护和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污水生化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用水的数量不断地增加,随之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当生活污水被随意排放时,存在着对周围水体环境破坏和二次污染的风险,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现有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主要采用了一级预处理加二级生化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了生物接触法、SBR法及氧化沟法等,但是现有的污泥处理系统和设备运行复杂,结构不紧凑,能耗高,且处理效率低,难以适应农村等一些分散地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水生化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的污水生化设备,包括外罐体、内筒体、搅拌装置以及曝气装置,其中,
内筒体中包括了中心筒和回流装置,内筒体的上端具有出水堰,内筒体是上下连通的漏斗结构,外罐体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水口,下部一侧设有排泥口,进水口和排泥口布设在外罐体的顶部和侧面,进水口延伸至外罐体的底部,内筒体的上部设有出水口;
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头和曝气管,曝气头布设在外罐体的下部,且位于内筒体下端出口的上侧,曝气头分为多组;
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转轴以及搅拌叶,电机通过转轴驱动所述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布设在所述曝气头的下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内筒体的内侧上部设有与外罐体顶部固定连接的内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内筒体的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和回流口,回流装置设置为N(N≥1)个,回流量为100%-20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外罐体通过曝气头分割成上下连通的好氧区和缺氧区,进水口和缺氧区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缺氧区的内侧壁均匀设有多组扰流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转轴布设在内筒体内,且转轴、内筒体以及外罐体的中心轴线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出水口的前端设有出水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污水生化处理方法,采用上述新型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生化过程:污水沿进水口进入外罐体的缺氧区,再与曝气装置喷出的空气混合,混合后进入好氧区,形成气提效应,污水、污泥和空气向上流动,实现污水的生化过程;
分离过程:污水和污泥经回流口进入内筒体,污泥经过回流管下沉至内筒体的下部,直至进入缺氧区,实现污泥的回流,而处理水则留在内筒体经出水堰进入出水口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传统的AO+二沉池工艺集成在一个竖向装置内,代替了传统的内回流泵和外回流泵,极大的节省了占地面积和运行能耗;
(2)本发明的外罐体内自下而上形成减缩区域,曝气时能够形成气提效应,充分利用外界气源的曝气能力;
(3)污水在内筒体的回流口能有效控制污水的回流量,提升污水的处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4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浮船站的管道式采配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钣金件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