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生态修复的杂质吸附消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7558.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6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李丽萍;方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地大环境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28;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瑞创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4 | 代理人: | 易滨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生态 修复 杂质 吸附 消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水生态修复的杂质吸附消除设备,涉及净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顶面和表面分别安装有出液头和进液头,所述处理罐的底面设有沉淀漏斗,所述处理罐的内部分别设有杂物过滤板和过滤盘,且过滤盘内部为空腔,所述杂物过滤板和过滤盘的表面焊接有限位边框,过滤盘的空腔内放置有吸附原料,所述处理罐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处理罐的表面焊接有支脚,将沉淀、过滤和吸附的步骤结合在一个设备中对地下水修复,无需使地下水经过多个设备进行修复,节约成本,减少设备的使用面积,工作人员可轻松的将杂物过滤板和过滤盘取出并进行清理,方便工作人员往过滤盘内添加吸附原料,便于操作,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生态修复的杂质吸附消除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专利号为CN201921829005.X,一种循环水杂质吸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搅拌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搅拌箱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相啮合,第一齿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附筒。本实用新型通过净化箱、放置板、水泵、出水管、连接板、过滤网、活性炭吸附板和螺栓的配合使用,具备吸附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杂质吸附装置,其吸附效率低、净化效果差,并且会产生额外的杂质,进一步污染了水质,增加了投入成本,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问题。
上述专利对水中杂质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现有对地下水修复吸附时需要经过不同的设备,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下水生态修复的杂质吸附消除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生态修复的杂质吸附消除设备,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顶面和表面分别安装有出液头和进液头,所述处理罐的底面设有沉淀漏斗,所述处理罐的内部分别设有杂物过滤板和过滤盘,且过滤盘内部为空腔,所述杂物过滤板和过滤盘的表面焊接有限位边框,过滤盘的空腔内放置有吸附原料,所述处理罐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处理罐的表面焊接有支脚。
优选的,所述沉淀漏斗的顶面焊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和限位边框分别与限位槽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处理罐的表面焊接有密封盘,且沉淀漏斗与密封盘的底面相互贴合,且沉淀漏斗与密封盘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杂物过滤板和过滤盘的表面分别与处理罐的内壁相互配合,且杂物过滤板和过滤盘的一面圆周阵列贯穿有过滤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边框之间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杂物过滤板表面的限位边框顶面螺纹连接,且过滤盘表面的限位边框套接于连接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挡板,且过滤盘表面的限位边框与挡板顶面相抵。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吸附时将液体从出液头送入处理罐内,随着液体的增加杂物过滤板受液体浮力的影响在处理罐内上升,直到过滤盘表面的限位板框与限位槽内的顶面相抵,地下水在进入处理罐后随着液体的增加将溢出的液体通过杂物过滤板上的通孔排出,杂物过滤板将较大的固体给过滤,一次过滤后的液体进入至杂物过滤板和过滤盘之间,随着液体再次增加,一次过滤后的液体经过过滤盘,由于过滤盘的两面分别开设有细小的小孔,可对液体中细小的颗粒进行过滤,同时过滤盘内部为空腔,吸附原料放置在过滤盘的空腔内,在液体经过过滤盘时通过吸附原料将液体的杂质吸附,吸附原料可为活性炭,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处理,修复后的液体位于过滤盘的顶面,液体经过出液头将修复后的液体排出,实现了将沉淀、过滤和吸附的步骤结合在一个设备中对地下水修复,无需使地下水经过多个设备进行修复,节约成本,减少设备的使用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地大环境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地大环境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7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管灯体组件和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U型卡扣生产挑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