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线芯防水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7350.0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8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70 | 分类号: | H01R4/70;H01R11/01;H01R13/5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怡然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束线芯 防水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线芯防水连接件,包括电连接件和防水组件。其中,电连接件包括接线部和阻水连接件,防水组件包括可塑性粘接层和保护套管。两个接线部分别设置于阻水连接件的两端,且与阻水连接件一体成型。可塑性粘接层环绕设置于阻水连接件上,保护套管套设于电连接件上。可塑性粘接层可与保护套管粘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两个接线部和一个阻水连接件一体成型,通过两个接线部来外接电线,使得可塑性粘接层融化并渗入或堵住连接电线截面,并与套在最外围的保护套管粘合形成防水阻断层,成本低,不会导致连接部过大,实用性高,有效地降低因电线连接部的连接截面有偏差而造成防水失效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线芯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线芯防水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束线芯防水连接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1、电线的连接部分使用铜片压接或者焊接放入模具中,融化的塑料被挤压到模具中以嵌入其中的连接部分并冷却硬化;2、电线的连接部分用铜片共压后用3M胶带材料缠绕并进一步用胶带缠绕;3、将防水硅胶滴在裸露铜片共压处电线部分,使用防水薄膜及辅助防水薄膜缠绕;
然而,电线的连接方式不同导致需要制作多种模具,其设备及模具成本高,加工步骤复杂。胶带缠绕多层,连接处过大,使线束重量增大。配套的保护管材因连接处的直径问题需增大,其压接截面的偏差过多,则会存在防水失效的风险。硅胶难以完全渗透到电线内填满缝隙,其压接截面偏差过多时同样存在防水失效的风险。
由此可见,现有的线束线芯防水连接技术实用性差,存在因电线连接部的连接截面有偏差而造成防水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线芯防水连接件,具有高实用性,可降低因电线连接部的连接截面有偏差而造成防水失效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束线芯防水连接件,包括电连接件和防水组件;
所述电连接件包括接线部和阻水连接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可塑性粘接层和保护套管;
两个所述接线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阻水连接件的两端,且与所述阻水连接件一体成型;
所述可塑性粘接层环绕设置于所述阻水连接件上,所述保护套管套设于所述电连接件上;
所述可塑性粘接层可与所述保护套管粘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塑性粘接层为热熔胶层,所述保护套管为热缩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热缩套管为双壁热缩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阻水连接件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部为压接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压接端子的横截面为U型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压接端子的外表面上设有弧形槽。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压接端子上的所述弧形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阻水连接件为铜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线束线芯防水连接件,由两个接线部和一个阻水连接件一体成型,通过两个接线部来外接电线,使得可塑性粘接层融化并渗入或堵住连接电线截面,并与套在最外围的保护套管粘合形成防水阻断层,成本低,不会导致连接部过大,实用性高,有效地降低因电线连接部的连接截面有偏差而造成防水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束线芯防水连接件(未包含双壁热缩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线束线芯防水连接件未包含热熔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7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节能环保型中空玻璃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BIPV安装支撑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