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气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6780.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0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林;刘豫辉;童毅君;崔海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处理 装置 | ||
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后处理组件、第二后处理组件、第一连接腔体组件、混合管组件、第二连接腔体组件以及第三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二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三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腔体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以及所述混合管组件上的支架组件。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架,所述混合管组件和/或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尾气后处理装置通常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柴油颗粒捕集器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等。为了便于柴油颗粒捕集器的维护,将其设计成可拆卸是业界的主流做法。众所周知,尾气后处理装置通常借助支架组件安装于车身支架。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组件通常包括捆扎在柴油氧化催化器、柴油颗粒捕集器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上的扎带,这种设计不利于拆卸柴油颗粒捕集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后处理组件、第二后处理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下游的第一连接腔体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腔体组件连通的混合管组件、与所述混合管组件连通的第二连接腔体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腔体组件的下游的第三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第一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中的第二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三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三壳体中的第三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腔体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以及所述混合管组件上的支架组件;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架,所述混合管组件和/或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为两个且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混合管组件和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均包括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混合管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后处理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其中所述第一卡箍连接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后处理组件,所述第二卡箍连接所述第二后处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腔体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枢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绑带以及枢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混合管组件,所述第二绑带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三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绑带通过第一固件元件与所述第一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绑带通过第二固件元件与所述第二端部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绑带包括第一平直部,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一固件元件为第一螺栓以及第一螺母,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平直部以及所述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一螺母贴靠在所述第二平直部的背面且与所述第一螺栓相配合;所述第二绑带包括第三平直部,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四平直部,所述第二固件元件为第二螺栓以及第二螺母,其中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平直部以及所述第四平直部,所述第二螺母贴靠在所述第四平直部的背面且与所述第二螺栓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6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用便于除尘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动机直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