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发声带声门下吸引的双气囊气切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6227.7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46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曹娟霞;郑晓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奥 |
地址: | 41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带 声门 吸引 气囊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发声带声门下吸引的双气囊气切导管,包括气切导管外套管、背侧发音孔、气囊以及内套管,气切导管外套管用于建立人工气道,气切导管外套管的内部设有管芯,气切导管外套管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呼吸机或呼吸器对接的标准接头;背侧发音孔设于气切导管外套管的背侧;气囊设于气切导管外套管的下端,气囊与用于给气囊充气的充气接头连接;内套管用于吸出分泌物,当通过气切导管外套管吸出分泌物时,内套管设于气切导管外套管的内部。本申请提供的气切导管可通过背侧发音孔使患者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从而使患者取出内套管即可进行发声练习,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发声带声门下吸引的双气囊气切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指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或硅胶套管,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常见手术。
对于机械通气、全身麻醉、术后预防出血和气肿的患者,需要选择带气囊的气管切开套管。一般情况下,气管切开患者在脱机和拔管前是需要进行发声练习的,发声练习指的是在呼气时气流使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气切患者的气切套管位于声带下,如果气囊是在充气的状态,患者呼气时气流只能通过气切套管进出,气流无法到达声带,患者不能正常发音;如果气切套管的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患者呼气时仍有大部分气流从套管流出,到达声带的气流太弱不足以使声带振动,也不会产生声音。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而言,如果需要使病人开口发声,通常的做法是用手或纱布遮挡气切套管管口,同时放空套管气囊,但是该方法容易增加患者的吸气阻力,导致吸气不足。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气管切开患者发声练习困难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发声带声门下吸引的双气囊气切导管,可便于患者进行发声练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发声带声门下吸引的双气囊气切导管,包括:
气切导管外套管,用于建立人工气道,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的内部设有管芯,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呼吸机或呼吸器对接的标准接头;
背侧发音孔,设于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的背侧;
气囊,设于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的下端,所述气囊与用于给所述气囊充气的充气接头连接;
内套管,用于吸出分泌物,当通过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吸出分泌物时,所述内套管设于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的内部。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声门下吸引的侧管,所述侧管的外端连接有盖式侧管接头,所述侧管的内端为开口且位于所述气囊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的下端设有两个所述气囊,且两个所述气囊与两个所述充气接头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接头均连接有气压指示囊。
优选的,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的底端为圆弧形底端。
优选的,充气后的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的底端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的上端套设有固定翼,所述固定翼的两端设有用于系带穿过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翼为柔软化处理后的所述固定翼。
优选的,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为轻质材质件。
优选的,所述气切导管外套管为热敏性材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6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性能的仓储安全管理用移动货架
- 下一篇: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