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脑手机配件加工的激光镭雕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3135.3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9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于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润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142;B23K26/7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知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0 | 代理人: | 张晓琳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脑 手机配件 加工 激光 镭雕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镭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脑手机配件加工的激光镭雕机,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工作区底部的前侧设置有工作台,装置本体工作区的后侧设置有工作架,工作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镭射口,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夹持定位结构,夹持定位结构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件和夹持定位结构等结构的配合,当进行夹持的时候,将工件放置在夹持定位结构的夹持区,然后由于夹持定位结构的作用,从而将工件固定住,从而实现了夹紧固定的作用,且由于夹持定位结构的位置不变,从而使得当在进行二次放置的时候,其工作位置与上次一样,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定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镭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电脑手机配件加工的激光镭雕机。
背景技术
镭雕原理:是利用激光器发射的高强度聚焦激光束在焦点处,使材料氧化再对其进行加工,而镭雕机,就是利用镭射光束在物质表面或是透明物质内部雕刻出永久的印记,当物质瞬间吸收镭射光后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刻痕迹或是显容示出图案或是文字,所以又称为激光打标机、激光雕刻机。
但是现有的镭雕机在对手机或者电脑零件进行加工的时候,由于大多数时候采用的都是手动添加,而由于人工进行放置的时候,不仅可以会导致放歪,且每次放置的位置也不能做到完全一致,从而引起雕刻误差,从而造成产品误差大,精确度低。
而现有的镭雕机在对手机或者电脑零件进行加工的时候,由于在进行镭射雕刻的时候,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雾,如果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且有害身体健康,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激光镭雕机的吸风装置对雕刻时产生烟雾的吸收效果较差,且不能对烟雾进行处理,不方便人们的使用,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脑手机配件加工的激光镭雕机,具有固定效果好和吸烟气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脑手机配件加工的激光镭雕机,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工作区底部的前侧设置有工作台,装置本体工作区的后侧设置有工作架,工作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镭射口,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夹持定位结构,夹持定位结构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装置本体工作区的内部环形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两侧的相向面阵列开设有侧风口,通风管上端的底部阵列开设有上吸风口,装置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净化室,通风管两侧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抽风机,两个抽风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排烟口,两个排烟口设置在两个净化室的内部,两个净化室的顶部均开设有出风口,启动抽风机,通过通风管两侧的侧风口和顶部的上吸风口将产生的有害烟雾和气体吸进净化室中,然后从净化室底部的排烟口排出,而烟雾由于排烟口的位置,从而只能向上移动,从而被净化室中的活性炭等净化吸附物质进行净化,然后从出风口排回装置本体中,从而使得内部的空气形成内循环,不仅减少了空气污染和有害气体的产生,且由于空气内循环,从而减少了外界杂物的进入,从而在进行镭射的时候,不会受到干扰,从而使得加工精度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夹持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相对设置,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均呈F形,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内侧均阵列设置有压簧,压簧的内侧均设置有压杆,当进行夹持的时候,将工件放置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之间的夹持区,然后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压杆由于压簧的作用,向工件靠近,从而将工件固定住,从而实现了夹紧固定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工作台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端,固定端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夹持定位结构的一端均活动套接在螺杆的表面,当需要调整夹持定位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距离的时候,转动工作台两侧的转动把手,使得对应的螺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夹持定位结构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从而使得可以对更大的工件进行加工,从而使得适应范围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润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润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3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隔音效果好的建筑板
- 下一篇:一种多料缓冲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