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循环型恒温鱼苗室内孵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50470.X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3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奇;王云清;李燕;李怡凌;石凤德;黄绍刚;普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东方多瑙河鱼类保育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黄哲宏 |
地址: | 666200 云南省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恒温 鱼苗 室内 孵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循环型恒温鱼苗室内孵化器,包括顶部为开放式结构的透明孵化桶,深位进水管延伸入透明孵化桶内,在透明孵化桶顶部设置有溢流出苗槽,溢流出苗槽一端与透明孵化桶连通,在透明孵化桶一侧设置有鱼苗收集桶,溢流出苗槽另一端延伸至鱼苗收集桶的桶口上侧,深位进水管远离透明孵化桶一端还设置有手动流量控制阀,鱼苗收集桶上竖直设置有溢流管。能实现水循环的同时,实现鱼苗和鱼卵的及时分离,实现同步收集鱼苗的作用,且收集到鱼苗规格较一致,结构简单,适用于室内不粘卵或半粘卵的孵化,通过循环水还能及时控制水温和含氧量,且操作简便,无需人员长时间盯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苗孵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型恒温鱼苗室内孵化器。
背景技术
鱼苗孵化过程中一般采用两种孵化方式,不粘卵大多采用水泥孵化环道池孵化,通过池底的鸭嘴喷头流进新鲜水,使鱼卵翻动均匀增氧实现孵化,优点是水大量更换水质不易变坏,缺点是极大浪费了水电资源,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黏性卵大多采用方形水泥池,用尼龙网片均匀粘上鱼卵静水,气泵增氧孵化,优点是水池空间利用率得到大量提高,缺点是鱼卵需经过人工均匀粘上每张尼龙筛网上,无法实现循环流水;而上述的两种孵化设施均为室外设施,其在室外易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占地面积大,用水量大,需要配置大型水处理设备。而室内孵化技术也在不断探索进步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动循环立体式鱼苗孵化器”,公开号CN202857558U,包括孵化盆、孵化环道、立架、蓄水池,所述立架至少设置二层或二层以上,每层至少安置2个或2个以上孵化盆,在立架底部设有一个蓄水池,蓄水池内安一水泵,将池里的水通过导水管抽至立架顶层的孵化盆内,再经滤水器、排水管往下层冲排,构成一循环通道。所述滤水器由上下二层构成,上半层是滤网,下半层封闭。本孵化器,可以在室内使用,孵化用水可循环使用,节约用水量,孵化器立体多层结构,可实现大批量流水作业,提高孵化效率;其虽然提供了一种在室内使用的具有循环流水作业的孵化器结构,但其仍存在无法及时将鱼苗与鱼卵分离,鱼苗无法快速收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自循环型恒温鱼苗室内孵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循环型恒温鱼苗室内孵化器,包括顶部为开放式结构的透明孵化桶,深位进水管延伸入透明孵化桶内,在所述透明孵化桶顶部设置有溢流出苗槽,所述溢流出苗槽一端与透明孵化桶连通,在所述透明孵化桶一侧设置有鱼苗收集桶,所述溢流出苗槽另一端延伸至鱼苗收集桶的桶口上侧,所述深位进水管远离透明孵化桶一端还设置有手动流量控制阀,所述鱼苗收集桶上竖直设置有溢流管。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溢流管上部进水口处安装有网孔管头。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深位进水管的管口延伸至透明孵化桶底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鱼苗收集桶顶部也为开放式结构,其桶口低于透明孵化桶的桶口。
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锥形分流盘,所述透明孵化桶底部设置有锥形分流盘,其正对深位进水管的管口。
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供水管,所述深位进水管远离透明孵化桶一端与供水管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回水管,所述溢流管下端穿过鱼苗收集桶的桶底与回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水循环的同时,实现鱼苗和鱼卵的及时分离,实现同步收集鱼苗的作用,且收集到鱼苗规格较一致,结构简单,适用于室内不粘卵或半粘卵的孵化,通过循环水还能及时控制水温和含氧量,且操作简便,无需人员长时间盯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循环型恒温鱼苗室内孵化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循环型恒温鱼苗室内孵化器的俯视图;
图3为锥形分流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流流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东方多瑙河鱼类保育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东方多瑙河鱼类保育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504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