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46972.5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1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东;魏永胜;乔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味滋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300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安全 检测 用制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且靠近顶端开设有呈Y形状的通料槽,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破碎辊,破碎辊的外壁设有破碎齿,外壳的前后两侧内壁且位于破碎辊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弧形块,弧形块的内壁与破碎辊外壁之间的间隙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外壳的内部且靠近底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呈L形状,移动板横板的上方设有制样桶,制样桶的内部设有混合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对制样桶和滑动连接的移动板进行固定,以便通过拉动移动板而带动制样桶进行移动,而后将制样桶从外壳的内部抽离,便于对制样桶的内部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食品在检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食品进行粉碎后混合,俗称制样,为避免物料残渣长期位于制样桶内部发生霉变后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故而,制样桶使用完毕后需及时清理,但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制样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制样桶进行清理,从而造成了使用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且靠近顶端开设有呈Y形状的通料槽,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的外壁设有破碎齿,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破碎辊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内壁与所述破碎辊外壁之间的间隙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外壳的内部且靠近底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呈L形状,所述移动板横板的上方设有制样桶,所述制样桶的内部设有混合组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顶部且与所述通料槽顶端相对应位置均设有投料框,所述投料框的内壁间距与所述通料槽顶端内壁间距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弧形块底部的中间位置共同设有导料斗,所述导料斗与所述制样桶中心位置相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转动轴和等间距分布在所述转动轴外壁的搅拌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样桶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均与所述移动板横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制样桶的右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壁设有阀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不少于两组第二前置块,左右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前置块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前侧且与所述第二前置块下方相对应位置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L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对制样桶和滑动连接的移动板进行固定,以便通过拉动移动板而带动制样桶进行移动,而后将制样桶从外壳的内部抽离,便于对制样桶的内部进行清理,且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有呈Y形状的通料槽,减小通料槽顶端的内壁间距,有效避免食品在粉碎过程中飞溅至机体的外部而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剖切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剖切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制样桶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味滋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味滋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46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维护的化妆笔
- 下一篇:电子设备、卡连接器、卡座及卡座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