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固相压井液密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43433.6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4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鄯善鸿利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27/92;B01F3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8202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固相压井液 密度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固相压井液密度控制装置,包括主筒、顶盖、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主筒为空心倒立圆台状,且顶盖密封套接于主筒的顶部外壁,主筒的顶部外壁开有顶槽,且顶槽的一端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开有通槽,顶槽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顶盖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箱,且顶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顶盖的底部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旋转轴的顶部外壁,旋转轴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对添加进主筒中的压井液原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混合搅拌,并且可对主筒中的压井液的密度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井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固相压井液密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压井液是指在进行修井、压井作业时为了防止井喷泵入井内的液体,对油井、气井进行修井、压井作业时,为了防止井喷,而泵入井内的液体,其密度需根据油藏压力和深度来选择,若液柱压力过大则会造成压井液流失和污染,过小则无法控制井喷,一般静液柱压力要稍大于油藏压力,为防止和减小压井液对油层的伤害,有时其中加有添加剂,如防膨剂、表面活性剂等。
经检索,在对压井液进行调配的过程中,现有的调配方式在调配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时不时就使用相应的密度检测设备对压井液的密度进行检测,操作较为繁琐,且耗时耗力。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调配过程需要经常测试密度的问题;为此,提出无固相压井液密度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无固相压井液密度控制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筒、顶盖、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主筒为空心倒立圆台状,且顶盖密封套接于主筒的顶部外壁,主筒的顶部外壁开有顶槽,且顶槽的一端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开有通槽,顶槽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顶盖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箱,且顶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顶盖的底部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旋转轴的顶部外壁,旋转轴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于主筒的底部内壁,且控制器固定连接于主筒的一端外壁,压力传感器、驱动电机与控制器之间均为为电性连接,主筒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顶盖的一侧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当驱动电机在带动旋转轴转动时,可对添加进主筒中的压井液原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混合搅拌,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会对主筒中的溶液的压力进行检测,当溶液为不同密度时,压力传感器所得到的数据不同,并且此数据在传递至控制器时,即可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实现了对主筒中的压井液的密度的控制效果,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顶部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杆,其中一个夹持杆的另一端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盘,且另一个夹持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环,齿盘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圆周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环的圆周内壁,通过转动把手可带动齿盘旋转,从而控制后续对主筒中添加原料,操作简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顶环,且第一顶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顶槽的圆周内壁,第一顶环为空心圆柱状,且第一顶环的底部一端外壁开有与通孔相对应的第一对接孔,第一顶环的顶部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且第一进料管的顶部设置为密封结构,第一顶环的顶部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一齿块,第一齿块与齿盘相啮合,将压井液原料通过第一进料管添加进第一顶环内时,可对原料进行暂存效果,并且当齿盘旋转带动啮合的第一齿块转动时,可使得第一对接孔逐渐与通孔对齐,从而将第一顶环内的原料添加进主筒中,实现了对主筒中的压井液浓度的控制效果,此方式在添加原料时,原料添加较慢,从而更方便对压井液密度进行精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鄯善鸿利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鄯善鸿利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43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天窗
- 下一篇:一种基于miniPCIE的riser扩展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