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芯极耳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38099.5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2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芯极耳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芯极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托盘、卷芯夹紧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平台上放置有用于放置卷芯的托盘,所述检测平台上还至少固定一组所述卷芯夹紧机构和一组检测机构;所述卷芯夹紧机构包括支撑杆、旋转气缸、夹紧气缸和夹紧杆,所述支撑杆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检测平台上,所述支撑杆固定所述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两个夹紧端均连接所述夹紧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止漏检情况发生,提高了检测精度,保证了电池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芯极耳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卷芯极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相邻的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具有隔膜,当多个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堆叠完成后,正负极片的多层极耳分别伸出电池本体的两端。
目前锂离子电池卷绕工序,正负极片的极耳存在褶皱或缺失的情况,数十层极耳中某一层发生褶皱或缺失难以被肉眼发生,导致漏检,在后工序极耳焊接等过程造成焊接不良,造成卷芯报废,其次,极耳缺失或极耳弯折还会对电池导电有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电池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防止极耳漏检,提高电池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卷芯极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托盘、卷芯夹紧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平台上放置有用于放置卷芯的托盘,所述检测平台上还至少固定一组所述卷芯夹紧机构和一组检测机构;
所述卷芯夹紧机构包括支撑杆、旋转气缸、夹紧气缸和夹紧杆,所述支撑杆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检测平台上,所述支撑杆固定所述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两个夹紧端均连接所述夹紧杆。
将所述卷芯夹紧机构推送至卷芯处,启动所述夹紧气缸使得两个夹紧杆相互靠近并夹紧卷芯上的极耳,然后启动旋转气缸,带动所述夹紧气缸转动,进而通过夹紧杆带动卷芯上的极耳转动,通过极耳在不同方向上的转动,使得检测机构能够全方位的检测极耳,防止漏检情况发生,提高了检测精度,保证了电池质量。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通过丝杆传动机构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检测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放置托盘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检测平台上还固定有多个定位气缸。
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柱、相机和光源,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检测平台上,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指向托盘的相机和光源。
优选地,所述卷芯夹紧机构和检测机构设置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卷芯夹紧机构和检测机构均设置有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所述卷芯夹紧机构推送至卷芯处,启动所述夹紧气缸使得两个夹紧杆相互靠近并夹紧卷芯上的极耳,然后启动旋转气缸,带动所述夹紧气缸转动,进而通过夹紧杆带动卷芯上的极耳转动,通过极耳在不同方向上的转动,使得检测机构能够全方位的检测极耳,防止漏检情况发生,提高了检测精度,保证了电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卷芯极耳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卷芯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8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外框结构
- 下一篇:一种顶升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