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及风电叶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37042.3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8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侃;王运明;刘召军;李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振石集团华智研究院(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B29C70/52;B29C65/48;B29L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俊红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结构 增强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及风电叶片。所述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包括支撑部和两个连接部,支撑部分别与两个连接部连接,两个连接部相对设置,支撑部设置于两个连接部之间。连接部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的多个立柱,本体与风电叶片的梁冒连接,多个立柱伸入至支撑部中,或者多个立柱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容置支撑部,以垂直于本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为第一截面,立柱在第一截面上的投影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与本体连接。本申请的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结构稳定,抗扭曲能力强,减重效果明显,其中的连接部可制作成标准件,制作成本低,便于安装,随形性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电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及风电叶片。
背景技术
风电作为绿色新能源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风力涡轮机都向着轻量化和大型化趋势快速发展。目前风力涡轮机的风电叶片采用翼型结构,其通常需要在两个单独的模具中通过真空灌注成型方式将风电叶片的迎风侧叶片和背风侧叶片的两个半体制造出来,然后通过粘接粘合,同时在叶片中布置一个或多个不同大小的结构增强件,以保证风电叶片的稳定性。
随着风电叶片的尺寸越来越大,结构增强件抗扭曲能力必须相应增强。传统的C型结构的结构增强件受限于材料性能和制造难度难以满足风电叶片的大型化需求,而T型结构的结构增强件由两段分体结构组成,组装繁琐且稳定性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及风电叶片。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所述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包括支撑部和两个连接部,所述支撑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
所述连接部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多个立柱,所述本体与风电叶片的梁冒连接;
多个所述立柱伸入至所述支撑部中,或者,多个所述立柱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容置所述支撑部;
以垂直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为第一截面,所述立柱在所述第一截面上的投影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底边与所述本体连接。
其中,所述本体与所述梁冒粘接连接。
其中,所述本体与多个所述立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所述多个所述立柱伸入至所述支撑部中,包括:
所述支撑部设置多个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立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立柱插入至所述插槽中,所述立柱与所述插槽的侧壁抵接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所述立柱间的形成的容置空间容置所述支撑部,包括:
所述立柱的侧壁与所述支撑部的侧壁抵接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部呈π字形。
其中,所述立柱与所述本体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60°-90°。
其中,所述立柱在所述第一截面上的投影呈等腰三角形。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所述风电叶片的内部设置有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所述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的本体与所述风电叶片的内侧壁连接。
其中,所述风电叶片包括迎风侧叶片和背风侧叶片,所述迎风侧叶片和所述背风侧叶片分别设置梁冒,两个所述梁冒相对设置;
所述风电叶片用结构增强件的连接部的本体与所述梁冒通过结构胶粘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振石集团华智研究院(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振石集团华智研究院(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7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后处理器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