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湿器水箱下水结构及采用其的加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34162.8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劲松;张燚;梁志荣;王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F24F6/12;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器 水箱 下水 结构 采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水箱下水结构及采用其的加湿器,包括水槽(2)及安装在水槽(2)上的水箱组件(1),在水箱组件(1)上设置有下水口,使得水流能够从水箱组件(1)流入水槽(2),在水箱组件(1)的箱体(11)中设置有导气管(12),导气管(12)的下管口位于箱体(11)的外侧,导气管(12)的上管口位于箱体(11)内部顶端位置,在水槽(2)中设置有水位浮子(21),水流入水槽(2)后水位浮子(21)能够上浮,当水槽(2)内水位到达设定的高水位高度时,通过上浮的水位浮子(21)将下水口堵住,使得水箱组件(1)内的水停止流入水槽组件(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加湿器水箱下水结构及采用其的加湿器,工作时不产生气泡声,且加水便捷、设备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水箱下水结构及采用其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湿器水箱,一般仅在水箱底部设置一个出入水口,在加湿器工作时,水通过水箱底部的出入水口流至水槽中,同时,水槽中的空气通过水箱底部的出入水口进入水箱中,从而使得水箱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空气从水箱底部的出入水口进入水箱后,会形成空气泡,受到密度影响,空气泡从水箱底部快速上升至水箱水面以上,进而产生较大的气泡声,尤其是在夜间,加湿器的气泡声尤为明显,会干扰用户的睡眠质量。
若在加湿器水箱上端设置通气口,将水箱内空气与外界空气导通,在水箱底部出水口出现异常时,又会导致水箱内水灌满水槽后流出加湿器,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现有的加湿器加水时,均需要将水箱从加湿器上拿下进行加水,不能直接进行加水,便捷性差,用户使用感受不佳。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加湿器结构,尤其是水箱结构进行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出一种加湿器水箱下水结构,包括水槽2及安装在水槽2上的水箱组件1,在水箱组件1上设置有下水口,使得水流能够从水箱组件1流入水槽2,
在水箱组件1的箱体11中设置有导气管12,导气管12的下管口位于箱体11的外侧,导气管12的上管口位于箱体11内部顶端位置,
在水槽2中设置有水位浮子21,水流入水槽2后水位浮子21能够上浮,当水槽2内水位到达设定的高水位高度时,通过上浮的水位浮子21将下水口堵住,使得水箱组件1内的水停止流入水槽组件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气管12的下管口位于箱体11的底端外侧,置于水槽2中,且高于水槽2的高水位高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箱体11的顶端具有加水口13,加水口13位置设置有加水盖14,加水口13与加水盖1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15,使得加水口13与加水盖14之间密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水箱组件1下水口位置设置有封水单元16,所述封水单元16包括封水密封片161、弹簧162和轴杆163,所述轴杆163上下贯穿下水口,所述封水密封片161与轴杆163上端固定连接,封水密封片161位于下水口上方,所述弹簧162套设在轴杆163上,弹簧162的上端与水箱组件1底端抵接,下端与轴杆163固定连接,弹簧162呈压缩状态,使得轴杆163在不受到向上力情况下,密封片161紧贴在下水口上方,达到封水效果;当轴杆163受到向上力时,轴杆163向上移动,密封片161与下水口之间产生间隙,实现放水;
所述水位浮子21包括由连杆212连接的顶杆211和漂浮子213,所述漂浮子213为任意一种密度小于水的材料,连杆212与水槽2之间形成转轴,使得漂浮子213上浮时顶杆211下降,漂浮子212下沉时顶杆211上升;
所述顶杆211设置在轴杆163的下方,当水槽2中水量位于高水位时,顶杆211与轴杆163分离,轴杆163不受力,封水单元16将下水口堵住;当水槽2中水量低于高水位时,顶杆211与轴杆163接触,轴杆163受到向上力,封水单元16将下水口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4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钨渣分离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密封性插板阀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