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耐候钢内直角打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32285.8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93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鲍振振;薛洪涛;李兵;刘启森;侯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7/12 | 分类号: | B23D67/1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刘金星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耐候钢内 直角 打磨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耐候钢内直角打磨工具,包括锉棒,所述锉棒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所述锉棒具有第一端、中间段和第二端,所述中间段位于第一端、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均具有四条棱线,所述中间段的四条棱线处均采用圆角过渡,所述锉棒的外表面上设有锉齿纹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段的圆角过渡替代了直角棱边,有效地限制了对高强耐候钢内直角的过度打磨;采用较为密集的剁齿排布,增加了打磨面的光整程度,能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减少裂纹源,改善开裂的缺陷,提高零件加工的合格率,节约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强耐候钢打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耐候钢内直角打磨工具。
背景技术
热轧高强耐候钢(屈服强度≥700MPa)主要应用于集装箱结构件,主要生产流程为炼钢→精炼→连铸→加热→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性能检验;主要加工流程为开平定尺→除锈→下料→成形→拼装焊接。在前后框等零件的设计中两端冲压开槽,每端形成两个内直角,并在内直角处折弯,由于此位置变形不均,易产生开裂。高强耐候钢的强度高、塑性低,因此增加了内直角折弯开裂的风险。开槽时内直角产生毛刺,毛刺加工硬化、塑性降低,折弯时在毛刺处开裂,形成裂纹源。综上,热轧高强耐候钢材料本身因素、加工质量因素和折弯位置因素等三个因素影响折弯后的质量,易导致折弯开裂。
热轧高强耐候钢内直角折弯开裂主要是由毛刺的加工硬化降低了塑性,毛刺优先开裂形成裂纹源,折弯后形成开裂缺陷。将毛刺打磨掉即可消除裂纹源,从而改善折弯开裂。
现有的去除毛刺的技术是采用手持角磨机进行打磨,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如下缺点:存在过渡打磨、打磨沟痕深等问题,反倒形成了应力集中的点或线,增加了裂纹源产生的可能性,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强耐候钢内直角打磨工具,以解决存在过渡打磨、打磨沟痕深等问题,反倒形成了应力集中的点或线,增加了裂纹源产生的可能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耐候钢内直角打磨工具,包括锉棒,所述锉棒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所述锉棒具有第一端、中间段和第二端,所述中间段位于第一端、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均具有四条棱线,所述中间段的四条棱线处均采用圆角过渡,所述锉棒的外表面上设有锉齿纹路。
优选的,所述锉齿纹路沿着倾斜方向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锉齿之间的距离为0.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的外端、第二端的外端均固定有握柄,所述握柄为长条型圆柱棒状结构,所述握柄采用木材材质。
优选的,所述锉棒采用T12或T13材料制成,所述锉齿纹路的齿型为剁齿。
优选的,所述中间段的棱线处的圆角过渡的半径为2mm,所述第一端、第二端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端的长度为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高强耐候钢内直角打磨工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中间段的圆角过渡替代了直角棱边,有效地限制了对高强耐候钢内直角的过度打磨;
二、采用较为密集的剁齿排布,增加了打磨面的光整程度,能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减少裂纹源,改善开裂的缺陷,提高零件加工的合格率,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强耐候钢内直角打磨工具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锉齿纹路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2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