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小跨径钢筋砼T梁体外预应力钢束锚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31081.2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宋重阳;高洪波;付星燃;胡承泽;龚辉朋;曾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4 | 代理人: | 齐晨洁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小 钢筋 体外 预应力 锚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小跨径钢筋砼T梁体外预应力钢束锚固装置,包括T梁腹板,所述T梁腹板底端两侧分别设置U型锚固底钢板,两个所述U型锚固底钢板通过若干个锚栓与所述T梁腹板连接,所述锚栓均对穿设置于所述T梁腹板内,两个所述U型锚固底钢板底端分别设置锚垫板,所述锚垫板上均开设钢束安装孔,钢束穿过所述锚垫板上的所述钢束安装孔,所述钢束张拉后通过锚具锚固于所述锚垫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锚固底钢板配合对穿T梁腹板的锚栓包夹T梁腹板锚固,T梁腹板砼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抗裂性能提升,同时安装方便,提高其工作效率,采用整体可更换式钢束,后期可对体外束进行整体更换或补张拉,采用轻质钢结构,能减少附加荷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小跨径钢筋砼T梁体外预应力钢束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车辆保有量的急速增加,车辆载重吨位和轴载的显著增大,以及各种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造成在役桥梁超负荷运转,年久失修,大都带病工作并逐渐演变为危桥,近年来,桥梁加固工作量不断增加,桥梁的加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得到普遍应用。许多出现大量裂缝、刚度下降、承载力不足的危桥通过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获得新生。
目前,20m及以上跨径的预应力砼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较成熟,体外预应力束多采用折线束,预应力锚固装置锚固于T梁腹板两侧,高度位于中性轴附近,不会产生较大局部应力。
由于涉及到结构受力类型的改变(钢筋砼受力结构变为预应力受力结构),20m及以下中小跨径钢筋砼T梁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的研究较少。由于梁长较短,体外预应力束无法向上弯折至中性轴高度,只能采用直线束锚固于梁底,梁底本身就属于受拉区,锚固区更易产生较大局部拉应力,导致梁体局部开裂,因此现有混凝土锚固装置无法满足中小跨径钢筋砼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中小跨径钢筋砼T梁体外预应力钢束锚固装置,包括T梁腹板,所述T梁腹板底端两侧分别设置U型锚固底钢板,两个所述U型锚固底钢板通过若干个锚栓与所述T梁腹板连接,所述锚栓均对穿设置于所述T梁腹板内,两个所述U型锚固底钢板底端分别设置锚垫板,所述锚垫板上均开设钢束安装孔,钢束穿过所述锚垫板上的所述钢束安装孔,所述钢束张拉后通过锚具锚固于所述锚垫板上,所述钢束上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T梁腹板底端,所述U型锚固底钢板和所述锚垫板上均设置有纵横传力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锚栓对应设置于锚栓孔内,所述锚栓孔开设若干个于所述T梁腹板内,所述U型锚固底钢板两侧壁上分别开设辅助锚栓孔,所述锚栓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辅助锚栓孔内,所述辅助锚栓孔与所述锚栓孔在同一中心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均匀等距的设置为三个于所述T梁腹板底端,所述减震器设置于左右两所述U型锚固底钢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U型锚固底钢板与所述T梁腹板间隙处设置粘钢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U型锚固底钢板配合对穿T梁腹板的锚栓包夹T梁腹板锚固,T梁腹板砼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抗裂性能提升,能有效解决钢筋砼T梁体外预应力锚固区易开裂的问题,同时安装方便,工期较短,提高其工作效率,采用整体可更换式钢束,后期可对体外束进行整体更换或补张拉,本锚固装置采用轻质钢结构,相比混凝土锚固块,能减少附加荷载,满足中小跨径钢筋砼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需求。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1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一体化集成式泵站
- 下一篇:一种可调整角度的投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