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构造钢筋束房屋混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8455.5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39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管仁彪;刘成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加泽通建筑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5/00;E04B1/61;E04B1/98;E04C5/06;E04H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超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钢筋 房屋 混合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构造钢筋束房屋混合结构,包括基础地面、墙体和楼板;墙体由若干墙板拼接而成,墙板的两侧侧沿上均设有竖向槽口,使得同层墙体中相邻的墙板之间形成竖向通孔,竖向通孔内穿插有竖向钢筋;楼板由若干楼板单体拼接而成,楼板单体的上表面位于侧沿位置上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槽口,使得同层楼板中相邻的楼板单体之间形成凹槽,凹槽内设有横向钢筋;楼板两端搭接于下层墙体上,搭接宽度小于墙体的宽度,使得楼板与上下两层墙体的搭接处形成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内设有圈梁钢筋笼;竖向通孔内设有竖向构造钢筋束;凹槽内设有横向构造钢筋束;长条形通孔内设有圈梁,楼板、墙体和圈梁形成一个可靠的整体,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和结构及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造钢筋束房屋混合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房屋建筑的低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使用最多的为砖混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框架。而砖混结构强度低,抗侧移能力差,抗震效果很弱,高度受到限制,不抗震的地方做配筋砌体结构,结构自重大,整体性差,浪费资源也不环保,现场湿作业多不符合装配式建筑要求。混凝土框架结构,用钢量比砖混结构高出约30%,与砖混结构相比造价偏高,且部分柱子截面尺寸过大,会凸出墙外,影响美观。钢结构在低层建筑应用中用钢量高,围护结构弊病多,有防腐防火隐患,薄壁轻钢结构体系使用体验度差。
除了上述砖混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结构外,装配式房屋结构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装配式房屋结构具有施工快、湿作业少等优点。装配式房屋结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布号为CN211312853U公开的采用构造柱、条形板的装配式栓锚结构板式房屋,包括多个由螺杆拉紧的组合墙面板;所述组合墙面板包括多个集成条形板和连接构造柱,所述集成条形板在连接面上设有相互卡接配合的燕尾槽或燕尾条,所述集成条形板首尾相连形成单个平面墙体;所述连接构造柱包括转角构造柱和墙面连接柱。
上述装配式房屋结构的构造柱仅设置墙面的转角处,若要设置楼板,只能直接将楼板的两端搭接在墙体的上部,因此房屋结构的整体性较差、抗震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造钢筋束房屋混合结构,以解决现有装配式房屋结构存在的整体性较差,抗震性能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造钢筋束房屋混合结构,其包括基础地面、若干层墙体和若干层楼板;所述的基础地面上设有导墙,底层墙体设置在导墙上,楼板的边沿搭接在下层墙体上,上层墙体的底部支撑在下层楼板上;每层所述的墙体均由若干墙板拼接而成,墙板的两侧侧沿上均设有竖向槽口,使得同层墙体中相邻的墙板之间形成竖向通孔,竖向通孔内穿插有竖向钢筋;每层所述的楼板均由若干楼板单体拼接而成,楼板单体的上表面位于侧沿位置上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槽口,使得同层楼板中相邻的楼板单体之间形成凹槽,凹槽内设有横向钢筋;所述的楼板的两端搭接于下层墙体上,搭接宽度小于墙体的宽度,使得楼板与上下两层墙体的搭接处形成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内设有圈梁钢筋笼;所述的竖向通孔内灌注有第一填充料,进而形成竖向构造钢筋束;所述的凹槽内灌注有第二填充料,进而形成横向构造钢筋束;所述的长条形通孔内浇筑第三填充料,进而形成圈梁。
优选地,各层墙体内的竖向通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竖向钢筋贯穿各层墙体,竖向钢筋的底端延伸至导墙内并与导墙内部的钢筋笼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竖向钢筋的延伸至导墙内部的部分存在弯折部。
优选地,所述的横向钢筋的端部延伸至圈梁内并与圈梁钢筋笼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的凹槽内均设置两根横向钢筋,其中一根横向钢筋的端部向下弯折并延伸至下层墙体的竖向通孔内形成下层墙体内的竖向钢筋,另一根横向钢筋的端部向上弯折并延伸至上层墙体的竖向通孔内形成上层墙体内的竖向钢筋。
优选地,底层墙体内的竖向钢筋的底端延伸至导墙内并与导墙内部的钢筋笼连接,且竖向钢筋延伸至导墙内的部分存在弯折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加泽通建筑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加泽通建筑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8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级过滤可抽式除污器
- 下一篇:远红外加热卷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