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取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2634.8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5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占岭;王景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晨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莫英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东路18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取样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取样组件,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上滑动连接有能沿第一方向移动的下滑动座,所述下滑动座上滑动连接有能沿第二方向移动的上滑动座。该电机取样组件,与现有的装置相比,通过第一电机,可以带动第一输出轮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皮带带动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进行传动,通过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二输出轮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皮带带动第二导轮组和第一导轮组进行传动,进而可以为后续的X轴以及Y轴的运动提供动力,通过下滑动座,其四角安装有第二导轮组和第一导轮组的滑轮各两个,此种联动的方式,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摆放在同一平面内,有效的减低方案的整体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取样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取样组件。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取样组件在工作时需要配合电机进行工作,其样品提取方案是基于两个电机在不同维度的摆放方式来实现在XY轴的自由运动。一个电机控制X轴,另一个电机控制Y轴运动。
现有的电机取样组件,由电机分别驱动实现二维运动,此方式电机分别摆放在X轴与Y轴的动力输出位置,分别占用XY两个维度的空间,所以存在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机取样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取样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机占用XY两个维度的空间,存在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取样组件,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上滑动连接有能沿第一方向移动的下滑动座,所述下滑动座上滑动连接有能沿第二方向移动的上滑动座,所述工作板的同一侧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闭环结构的第一皮带转动,所述第一皮带绕设在第一导轮组上并与上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闭环结构的第二皮带转动,所述第二皮带绕设在第二导轮组上并与上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步转动时,能驱动所述上滑动座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滑动座的一端下侧安装有样品针,且样品针与工作板的竖直中线相平行,所述上滑动座的一端设置有传送链条,且上滑动座的表面上方安装有感应片,所述工作板的上侧两端安装有第一光耦传感器,且工作板的表面中部两侧设置有第二光耦传感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输出轮与第一皮带转动连接,且第一皮带与第一输出轮相贴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关于工作板的水平中线呈对称分布,且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的轮数分别设置有四个,并且第一导轮组与第一皮带相贴合,所述第二导轮组与第二皮带相贴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输出轮与第二皮带转动连接,且第二皮带与第二输出轮相贴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滑动座通过第一滑轨与工作板滑动连接,且上滑动座通过第二滑轨与下滑动座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可以带动第一输出轮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皮带带动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进行传动,通过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二输出轮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皮带带动第二导轮组和第一导轮组进行传动,进而可以为后续的X轴以及Y轴的运动提供动力,通过下滑动座,其四角安装有第二导轮组和第一导轮组的滑轮各两个,通过上滑动座,其中部穿过有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当第一电机带动第一皮带传动,以及第二电机带动第二皮带传动时,可以使得下滑动座沿着第一滑轨左右X轴的移动,以及使得上滑动座带动样品针沿着第二滑轨进行上下的Y轴运动,通过此种联动的方式,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摆放在同一平面内,有效的减低方案的整体体积,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同时正转/反转/异向旋转再以同步带的特有缠绕方式实现机构的XY轴的自由运动,空间体积较小,电机控制简便,解决了以往机构空间体积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晨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晨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2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镜一体化清洗消毒装置
- 下一篇:单向差分传输数据的链式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