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0612.8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2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翠妙;孟占广;张为军;毛雅赛;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18 | 分类号: | F16B7/18;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李婷玉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圆管 连接 结构 | ||
1.一种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复合材料圆管;
第二复合材料圆管;
第一连接金属套,所述第一连接金属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圆管的一端粘接;
第二连接金属套,所述第二连接金属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圆管的一端粘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属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金属套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金属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粘接段、第一卡位和第一螺纹连接段;所述第一粘接段插入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圆管中,且所述第一粘接段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圆管的一端粘接;所述第一卡位卡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圆管的端部外侧;所述第一螺纹连接段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金属套进行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金属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粘接段、第二卡位和第二螺纹连接段;所述第二粘接段插入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圆管中,且所述第二粘接段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圆管的一端粘接;所述第二卡位卡设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圆管的端部外侧;所述第二螺纹连接段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金属套进行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纹连接段为圆柱形凸台,所述圆柱形凸台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螺纹连接段为圆柱形凹槽,所述圆柱形凹槽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圆柱形凸台与所述圆柱形凹槽相嵌合,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金属套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金属套上沿轴线贯通设有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接段为圆柱体,且所述第一粘接段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圆管的内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粘接段为圆柱体,且所述第二粘接段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圆管的内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位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卡位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圆管的外径相同;
所述第二卡位为圆柱体,所述第二卡位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圆管的外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螺纹连接段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圆管的外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圆管和/或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圆管为拉挤编织工艺制备的碳纤维圆管,所述碳纤维圆管的密度为1.53g/cm3,模量为120G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06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降解袋质检用厚度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装饰纸水性印刷快速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