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发电飞灰物制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0573.1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15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顺;程少龙;于雅丽;张广磊;司彦涛;王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康宁特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38 | 分类号: | B09B3/38;B65B69/00;B09B101/3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李源 |
地址: | 45237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发电 飞灰物制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飞灰物制浆设备,涉及飞灰固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发电飞灰物制浆设备,包括密封搅拌罐,密封搅拌罐的侧面插接有排气管,密封搅拌罐的底部设有排出管,排出管上设有控制阀,密封搅拌罐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有防护箱,防护箱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该垃圾焚烧发电飞灰物制浆设备,通过转动杆、试剂箱、传动杆、添加机构、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下压轮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随着搅拌的进行将试剂分量多次的添加到飞灰中,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飞灰与试剂的充分混合,使得药剂与飞灰之间充分的接触,保证了处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灰固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发电飞灰物制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电飞灰重金属处理工艺最经济、最普遍工艺为螯合固化法。原理是在飞灰中加入1-3%的重金属螯合剂和20-30%的水,进行短暂搅拌,让螯合剂和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反应,形成螯合物,最后再添加水泥固化。重金属和含水率检测合格后进入生活填埋场填埋。但是现有的飞灰固化工艺,由于水、灰比例限制,再加上飞灰的无极性能,螯合剂和飞灰接触和搅拌均不充分,很大一部分重金属离子未能与螯合剂进行反应。现有技术中飞灰重金属螯合固化的重金属检测合格率低于60%,对于环境尤其对地下水和土壤形成极大的危害。改变处理工艺,大幅提升飞灰重金属合格率迫在眉睫。利用现有飞灰处理设备进行飞灰处理,由于处理后的飞灰含水率必须低于30%,致使飞灰和水、药剂接触不充分,搅拌不充分,在下灰和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所有的垃圾电厂的灰飞处理车间均是尘土飞扬,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是很大的伤害,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患有职业病。呼吸道、肺部及皮肤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综上所述,现有的制浆设备在使用的过程汇总螯合剂与飞灰的接触不充分,并且在下灰和搅拌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扬尘,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飞灰物制浆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垃圾焚烧发电飞灰物制浆设备,包括密封搅拌罐,所述密封搅拌罐的侧面插接有排气管,所述密封搅拌罐的底部设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密封搅拌罐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插接在密封搅拌罐内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所述转动杆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密封搅拌罐的上表面位于防护箱的一侧设有试剂箱,所述试剂箱内表面的底部设有添加机构,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延伸至试剂箱的内部,所述传动杆延伸试剂箱内一端传动连接有下压轮,所述密封搅拌罐的顶部位于防护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灰箱,所述下灰箱的侧面插接有侧拉杆。
可选的,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为单向阀,且所述排气阀的导通方向为由密封搅拌罐通向外界。
可选的,所述添加机构包括下料杆,所述下料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料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抵接在下压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试剂箱内表面的底部,所述下料杆上设有工型下料槽。
可选的,所述下压轮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所述下压轮的环形侧面上固连接有下压凸块,所述下压轮的位置与下压板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下灰箱内表面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下灰箱的正面设有放料门,所述密封搅拌罐的顶部与下灰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口。
可选的,所述侧拉杆的位置位于支撑板的下方,所述侧拉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割刀,所述支撑板上与割刀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开槽。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康宁特通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康宁特通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0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园林水肥灌溉装置
- 下一篇:无线充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