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插头及充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19060.9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7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惠民;田常增;孙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耐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插头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插头及充电柜,涉及新能源充电技术领域,为便于连接插头的拔出而发明。连接插头包括本体、插头、线体和辅助拉手,线体的一端设在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孔,本体与所述插头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定位端面;辅助拉手包括由连接臂和中间连接部组成的U型结构件,连接臂上设有一个插入至安装孔的安装柱,该辅助拉手在提起时能够绕着安装柱旋转,在所述辅助拉手转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辅助拉手的两个连接臂的自由端的端部凸出于所述定位端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用于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插头及充电柜。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等电动车属于新能源领域,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在国内保有量非常大。电池的连接插头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和充电柜中。
现有电池的连接插头采用电源线和信号线集成在一起的方式,插头部分有自锁和辅助拔出装置,插进电池时需插到底,拔出时需搬动辅助拉手,使插头脱开自锁,再用力拔出。由于插头脱开自锁拔出时力量很大,辅助拉手容易脱出或折断,再拔出插头时只能拉动、摇晃连接线,导致信号线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头拔出力较小的连接插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连接插头的充电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接插头,包括本体、插头、线体和辅助拉手,所述插头和所述辅助拉手分别设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线体的一端设在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本体与所述插头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用于与电动车上的充电座接触定位的定位端面;所述辅助拉手包括两个连接臂和位于该两个连接臂之间的中间连接部组成的U型结构件,所述辅助拉手的两个连接臂上各设有一个插入至所述安装孔的安装柱,所述辅助拉手在提起时能够绕着所述安装柱旋转,在所述辅助拉手转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辅助拉手的两个连接臂的自由端的端部凸出于所述定位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所述辅助拉手转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辅助拉手的两个连接臂的自由端的端部凸出于所述定位端面的长度为2-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所述辅助拉手转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辅助拉手的两个连接臂的自由端的端部凸出于所述定位端面的长度为3mm、5mm或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本体的两侧各设有限位槽,所述辅助拉手在提起时,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位于所述安装柱与中间连接部之间的部分能够分别进入所述限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限位槽由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的L状挡板与本体外壁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辅助拉手的前端为尖顶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限位槽的宽度为所述连接臂的厚度的1~1.3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充电柜,用于电动车电池充电,包括柜体,还包括上述的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通过所述线体与所述柜体电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插头及充电柜,在使用时,可将连接插头插入电池充电座内,对电池进行充电。需要拔出连接插头时,由于在连接插头的本体上设有辅助拉手,在所述辅助拉手转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辅助拉手的两个连接臂的自由端的端部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定位端面(该定位端面用于与电池充电座接触定位),这样,可通过辅助拉手的两个连接臂的自由端的端部对电池充电座施加一定的抵力,从容将插头从电池充电座内脱出一定距离,从而便于用较小的手力可将插头从电池充电座内彻底拔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耐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耐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19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片模具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通过识别零件厚度判断机型的机器人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