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位精准的对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17844.8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95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张福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斯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10 | 分类号: | B25H1/10;B25H1/14;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位 精准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对位精准的对位平台,包括有一底座、两第一移动机构、两第二移动机构以及一平面;两第一移动机构和两第二移动机构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该平面设置在两第一移动机构和两第二移动机构上。通过采用三轴共平面的设计,使得本实施例与现有的对位平台相比,结构更加简单,重量更轻,高度更低,与设备组装时不会占用设备过多的内部空间,有效节省设备的空间,再配合在底座的周侧边缘设置传感器,传感器具有限制行程、保护极限距离、固定平台中心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对位平台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对位精准的对位平台。
背景技术
3轴对位平台是一种可以实现在X、Y方向平移和绕垂直于xy平面的轴转动的平台,其在光学检测、丝印、曝光、贴合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现有的对位平台通常具有底座、复数个固设于底座上的伺服马达以及依联设于各伺服马达上的平台,其中,而该复数个伺服马达供移动平台而达到对位的目的。该等伺服马达可大致区分为两个互相平行并独立驱动平台沿X 轴移动的X 轴伺服马达,以及独立驱动平台沿Y 轴移动的Y 轴伺服马达。当两个X 轴伺服马达同时同向动作时可驱动平台沿X 轴移动;当该Y 轴伺服马达动作时可驱动平台沿Y 轴移动;而当三个伺服马达同时动作时,则可驱动平斜向移动、回转或旋回移动。
上述现有的3轴对位平台,虽然可以实现平台在X、Y方向平移和绕垂直于xy平面的轴转动,给使用者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但是,现有的3轴对位平台均通过堆叠的方式组装成型,结构臃肿,重量重,高度高,与设备组装时占用设备过多的内部空间。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对位平台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位精准的对位平台,其为三轴共平面设计,结构相对简单,重量更轻,高度更低,与设备组装时不会占用设备过多的内部空间,有效节省设备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对位精准的对位平台,包括有一底座、两第一移动机构、两第二移动机构以及一平面;
该两第一移动机构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的左上角和右下角,该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有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X轴移动单元和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一Y轴移动单元,第一X轴移动单元可沿X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第一Y轴移动单元可沿Y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第一X轴移动单元上;
该两第二移动机构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的左下角和右上角,该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有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二Y轴移动单元和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二X轴移动单元,第二Y轴移动单元可沿Y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第二X轴移动单元可沿X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第二Y轴移动单元上;
该平面设置在两第一移动机构和两第二移动机构上并随两第一移动机构和两第二移动机构的移动而移动;
该底座的周侧边缘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感应区域;该第一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一感应片,该第一感应片随第一移动机构的移动而移动,该第一感应片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的第一主体段、第一感应段和第一感应端点,该第一感应段于第一主体段的内侧延伸出,该第一感应端点于第一感应段的下侧延伸出,该第一感应端点位于对应的感应区域中并随第一移动机构的移动而在对应的感应区域中移动;该第二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感应片,该第二感应片随第二移动机构的移动而移动,该第二感应片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的第二主体段、第二感应段和第二感应端点,该第二感应段于第二主体段的内侧延伸出,该第二感应端点于第二感应段的下侧延伸出,该第二感应端点位于对应的感应区域中并随第二移动机构的移动而在对应的感应区域中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周侧边缘还设置有保护盖,该保护盖盖住对应的传感器、对应的第一感应段、对应的第一感应端点、对应的第二感应段和对应的第二感应端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斯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斯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17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