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17536.5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9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金红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云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护理 包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护理包扎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外沿处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滑轮,在底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环面一侧靠近底板的顶部位置处设有拉手,所述支撑杆的外环面上位于拉手的上方套设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内侧底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托盘的内侧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包扎绑带的绑带套杆,与现有的外科护理包扎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在包扎过程中无需用手拖住患者腿部,也无需不停的调整患者的腿部位,同时可便于一次性携带多个绑带,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将绑带放在口袋里携带不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护理包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在外科护理中对于一些需要对脚掌、脚踝或者小腿部进行包扎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包扎时有时需要一只手抬着患者的脚部一只手包扎,或因为患者腿部无法自己抬起,在包扎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不时的将患者脚部抬起放下来方便完成对绑带的缠绕,非常不方便。
因此需要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外沿处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滑轮,在底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环面一侧靠近底板的顶部位置处设有拉手,所述支撑杆的外环面上位于拉手的上方套设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内侧底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托盘的内侧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包扎绑带的绑带套杆;
所述底板的顶部外沿处两侧对称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在每个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有用于对患者腿部进行托举的腿部拖槽;
所述底板的顶部外沿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在底板的顶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切布槽,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一端安装有压缩杆,所述压缩杆的顶部设有连接板,所述压缩杆的外环面上位于固定座的顶部与连接板的顶部之间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长度方向上设有用于切割绑带的切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拉手位于支撑杆外环面上靠近腿部拖槽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托盘通过通孔套设于支撑杆的外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腿部拖槽的内侧接触面均为海绵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压缩杆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座的内侧,且所述压缩杆与固定座的内侧滑动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切刀的外环面尺寸与切布槽的内侧壁尺寸相同,且所述切刀位于切布槽的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电动伸缩杆、固定座、切布槽、托盘、绑带套杆、腿部拖槽、压缩杆以及切刀,使得该装置可便于对脚掌、脚踝或小腿处进行包扎的患者进行包扎,在包扎过程中无需用手拖住患者腿部,也无需不停的调整患者的腿部位,同时可便于一次性携带多个绑带,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将绑带放在口袋里携带不方便,同时包扎完成后可便于对绑带进行切割,使整个包扎处更加整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压缩杆、伸缩弹簧、连接板以及切刀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云,未经金红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17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夹胶钢化玻璃
- 下一篇:变刚度衬套的组合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