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14667.8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5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辰;谢国华;占毓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龙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8 | 分类号: | F04D1/08;F04D13/02;F04D13/06;F04D29/66;F04D29/08;F04D29/10;F04D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泵,包括泵体、安装于泵体内的叶轮组及带动叶轮组进行运转的驱动模组,叶轮组包括背对背安装设置的两组叶轮片,驱动模组上安装有监控叶轮片转速的转速传感器,通过将两组的叶轮片进行背对背安装设置的同时,通过在驱动模组处设置转速传感器对叶轮片的转速进行监测,解决了叶轮片转速监测的问题的同时,较直接在叶轮片处设置转速传感器更为的便捷,对叶轮片运转的影响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泵。
背景技术
原有的多级泵,叶轮的布置方式一般采用串联的方式,轴向力的平衡采用平衡鼓加推力轴承的方式,如果叶轮级数较多,产生的轴向力就大,推力轴承承载的负荷就大,推力轴承常因负荷大出现发热的现象,进而轴承失效。
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075169.4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叶轮背向背式的离心泵,包括泵体、泵轴,泵轴上设有平衡鼓、叶轮,按叶轮的级数平均分为两组,左边叶轮组和右边叶轮组,左边叶轮组与右边叶轮组为背向背式结构;叶轮级数为奇数时,叶轮级数平均分为两组后,剩余的一级叶轮布置在靠近平衡鼓的一边。本实用新型根据叶轮的级数平均分为两组,每一组的叶轮采用串联的结构,两组叶轮采用背向背的结构,这样每组叶轮产生的轴向力基本相互平衡,推力轴承几乎不承受轴向力。
但是,现有的叶轮背向背式离心泵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叶片的转速检测及泵体密封的技术问题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泵,通过将两组的叶轮片进行背对背安装设置的同时,通过在驱动模组处设置转速传感器对叶轮片的转速进行监测,解决了叶轮片转速监测的问题的同时,较直接在叶轮片处设置转速传感器更为的便捷,对叶轮片运转的影响更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泵,包括:
泵体、安装于泵体内的叶轮组及带动所述叶轮组进行运转的驱动模组;
所述叶轮组包括背对背安装设置的两组叶轮片;
所述驱动模组上安装有监控所述叶轮片转速的转速传感器。
作为改进,两组的所述叶轮片之间设置有隔板。
作为改进,所述叶轮组还包括叶轮轴,该叶轮轴上安装所述叶轮片,且该叶轮轴通过齿轮传动组与所述驱动模组传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齿轮传动组包括由所述驱动模组带动进行运转的主动齿轮及安装于所述叶轮轴上的传动叶轮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叶轮齿轮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箱盖及马达;
所述箱盖与所述泵体安装连接,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箱盖上,且所述马达的转轴的下方安装所述转速传感器。
作为改进,所述箱盖与所述泵体安装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进行密封的三重密封单元。
作为改进,所述三重密封单元包括挡水环、骨架油封及密封座;
所述挡水环位于所述箱盖与所述泵体之间的;
所述骨架油封安装于所述叶轮轴与所述箱盖的配合安装位置处;
所述密封座安装于所述叶轮轴与所述泵体的配合安装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组的叶轮片进行背对背安装设置的同时,通过在驱动模组处设置转速传感器对叶轮片的转速进行监测,解决了叶轮片转速监测的问题的同时,较直接在叶轮片处设置转速传感器更为的便捷,对叶轮片运转的影响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龙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龙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14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加工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风柜变风量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