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涡流现象的电缆井顶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10231.1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39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魏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工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H02G9/02;H02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030009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涡流 现象 电缆 顶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涡流现象的电缆井顶板结构,包括电缆井,所述电缆井的顶板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将所述顶板截断,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的间隙设置为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内设置有若干个电缆预埋管,所述电缆预埋管内设置有单芯电缆。本避免涡流现象的电缆井顶板结构通过在电缆井的顶板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梁,两个横梁将顶板截断,两个横梁之间的间隙设置为出线孔,打破了单根单芯电缆周围钢筋闭环,从而避免了单芯电缆产生涡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电缆井出线设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涡流现象的电缆井顶板结构。
背景技术
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中,进线方式常采用电缆进线,电缆敷设于连通站外电缆井与站内终端井的钢筋混凝土电缆隧道内,并最终穿过电缆终端井顶板到达站内地面以上,单芯电缆穿过钢筋混凝土顶板时,因钢筋闭环造成单芯电缆产生涡流现象,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涡流现象,一般将电缆井配筋采用绝缘卡座或绝缘绑扎带措施,或将混凝土中钢筋替换为奥氏体不锈钢;
电缆井配筋采用绝缘卡座或绝缘绑扎带措施会给施工带来不便,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卡座或者绑带容易松动或脱落,不能保证预期效果;
将混凝土中钢筋替换为奥氏体不锈钢钢筋,由于奥氏体不锈钢钢筋市面需求少,购买不便,强度也比普通钢筋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避免涡流现象的电缆井顶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涡流现象的电缆井顶板结构,包括电缆井,所述电缆井的顶板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将所述顶板截断,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的间隙设置为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内设置有若干个电缆预埋管,所述电缆预埋管内设置有单芯电缆;
所述顶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电缆终端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人孔。
进一步的,两条所述横梁之间的间距为180mm或200mm,所述电缆预埋管的外径值与两条所述横梁之间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终端井净空尺寸为5000mm*2000mm*2000mm。
进一步的,所述单芯电缆的数量为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缆井的顶板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梁,两个横梁将顶板截断,两个横梁之间的间隙设置为出线孔,打破了单根单芯电缆周围钢筋闭环,从而避免了单芯电缆产生涡流;
因电缆预埋管直径一般为180mm或200mm,则两道横梁之间的间距为180mm或200mm,距离较小,因此截断两道横梁之间顶板内的钢筋对结构几乎没有影响,且同时还使得电缆终端支架基础传力于横梁上,可降低电缆井顶板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避免涡流现象的电缆井顶板结构,包括电缆井3,所述电缆井3的顶板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梁2,两个所述横梁2将所述顶板1截断,两个所述横梁2之间的间隙设置为出线孔5,所述出线孔5内设置有若干个电缆预埋管7,所述电缆预埋管7内设置有单芯电缆6;
所述顶板1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电缆终端支架。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上开设有人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工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元工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10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型纸复卷装置
- 下一篇:具有稳定润滑油膜的舵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