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再循环阀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09097.3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0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山武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F16K15/03;F16K27/02;F16K2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莫英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再循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再循环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主阀和辅阀,所述主阀和所述辅阀连接,所述辅阀包括转轴,转轴是“圭”形结构,所述转轴和所述主阀连接,所述主阀摆动时能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辅阀还包括定盘,所述定盘由两个半圆组成,所述定盘设置于所述转轴外部,所述转轴能在所述定盘内部旋转。辅阀采用分布式多级盘阀结构,提高辅阀的节流抗压差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再循环阀。
背景技术
工业设备工艺过程中,离心泵基本上都是工作在变流量的状态下。离心泵在低负荷区间运行时会出现过热、严重噪声、不稳定和气蚀而引起泵的损坏。这时需要一种设备,在泵低于负荷运行时,通过旁路实现泵最小流量回流循环。安装自动再循环阀后,只要泵的流量低于一定数值,阀的旁路回流口就会自动打开,以此来保证离心泵所必须的最小流量。
自动再循环阀通常是一种自力式的三通式阀门,安装于泵出口。自动再循环阀集止回、流量感知、旁通流量控制功能于一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能动态感知主路流量变化,随主路流量调整旁通流量,其工作原理可用三种状态来描述:当主阀完全关闭、旁通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此时泵处于最小连续流量工况,可有效保护泵不致发生“汽蚀”;随着主路止回阀逐渐开启,旁通逐渐关闭,工艺流量和再循环流量之和大于泵的最小连续流量;随着工艺流量增加,当主阀处于全开位置时,旁通完全关闭。止回阀是控制管道内介质单向流动的阀门,用来防止管路中的介质倒流。
常见的中高压自动再循环阀主阀一般采用梭式轴流止回阀结构,辅阀采用多级节流单座阀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轴流式止回阀的流阻小,水头损失小,作为需要长期工作设备,节能是其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梭式的结构决定了主阀的运动在流道内,和辅阀的联动结构比较复杂、可靠性较低,同时自身的维修性也不好。也有另一种结构的自动再循环阀,主阀采用截止阀形式,主阀运动轴线和辅阀重合、传动简单,但流阻较大,致使其使用不如前一种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再循环阀。该自动再循环阀主阀采用旋起轴流式止回阀,辅阀采用盘式多级节流阀。止回阀常见的结构包括:旋启式止回阀、升降式止回阀、蝶式止回阀、轴流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是最常见的止回阀结构形式,运动方式为绕阀座上方的转轴作旋转运动,该型止回阀工艺成熟、检修方便。轴流式止回阀结构为对称布置、流线型,运动方式为沿轴线的直线运动,其具有运行平稳、流阻小、流态好、对介质变化响应快、低噪音的特点。旋起轴流式止回阀综合了旋启式止回阀和轴流式止回阀的优点,是一个全新的止回阀结构形式。而辅阀采用盘阀结构,和主阀都是旋转阀,可以直接连接。为使辅阀和主阀的运动角度相适应,辅阀的阀盘采用中心对称分布式结构。为了提高辅阀节流抗压差能力,还用了多级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再循环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主阀和辅阀,所述主阀和所述辅阀连接,所述辅阀包括转轴,转轴是“圭”形结构,所述转轴和所述主阀连接,所述主阀摆动时能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转轴的“圭”形结构使多级结构,提高辅阀4的节流抗压差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阀还包括定盘,所述定盘由两个半圆组成,所述定盘设置于所述转轴外部,所述转轴能在所述定盘内部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轴向第一通孔,所述定盘上设置有轴向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随着所述转轴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能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也能处于完全错位的状态,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合的面是节流面,通过旋转转轴,控制节流面面积的大小,从而控制辅阀流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六个,并且六个所述第一通孔以所述转轴的中心轴为圆心成环形矩阵排列,所述第二通孔的个数和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相等,并以所述转轴的中心轴为圆心成环形矩阵排列。辅阀采用圆周六孔均布的形式,开关角度匹配到25度左右,可使结构紧凑,提高辅阀的过流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山武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山武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09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式系船柱导向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快速安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