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头打端沾锡折弯扭麻花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01815.2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杜昌发;郅进男;李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超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7/00 | 分类号: | B21F7/00;B21F1/00;B21F1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头打端沾锡 折弯 麻花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头打端沾锡折弯扭麻花一体机,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自动前平移机构、壳体自动送料机构、端子自动送料机构、端子自动压接机构、自动穿壳机构、自动拉线绞线机构、自动切线机构、自动沾锡机构、自动折弯机构及自动成品夹出机构,所述自动前平移机构包括有自动进线模组和驱动自动进线模组左右平移的前平移驱动装置,使得自动进线模组往返衔接于自动穿壳机构、端子自动压接机构、自动切线机构、自动沾锡机构、自动折弯机构之间;其实现对线材的打端、穿壳、沾锡、折弯、扭麻花多功能一体化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端子组装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单头打端沾锡折弯扭麻花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线材单头压端子过程中打端子、穿壳、沾锡和扭麻花等多到工序需要分开由多个不同的独立设备来实现,虽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组装,在不同设备之间,中间产品需转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其操作和控制麻烦。同时,多台设备在车间内占用空间大,管理麻烦且购置多台设备成本高。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一体式的线材压端子组装设备,其将送端子、打端子、送壳、穿壳、沾锡等组装机构合至于一台设备上,通过控制器对其一体控制,其解决了全自动化作业的同时,操作和控制简单;对于需要扭麻花的工序,则需将成品放入扭麻花机台上,进行旋扭操作,上料、下料一系列动作,均需占用较多时间,导致整个工艺流程的耗时较长,局限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还有就是,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提前将线材裁断成合适长度,再将线材送至不同位置,例如进行压端子等操作,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以及,这种一体式的线材压端子组装设备,其各功能部分在设备上的布置合理性仍不太理想,导致整个设备整体占用空间难以进一步缩小,设备在车间内占用空间大,管理麻烦且购置多台设备成本高。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头打端沾锡折弯扭麻花一体机,其实现对线材的打端、穿壳、沾锡、折弯、扭麻花多功能一体化作业,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生产效率低及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单头打端沾锡折弯扭麻花一体机,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自动前平移机构、壳体自动送料机构、端子自动送料机构、端子自动压接机构、自动穿壳机构、自动拉线绞线机构、自动切线机构、自动沾锡机构、自动折弯机构及自动成品夹出机构,其中,
所述自动穿壳机构、端子自动压接机构、自动切线机构、自动沾锡机构、自动折弯机构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所述自动前平移机构位于端子自动压接机构、自动穿壳机构的前侧,所述自动前平移机构包括有自动进线模组和驱动自动进线模组左右平移的前平移驱动装置,使得自动进线模组往返衔接于自动穿壳机构、端子自动压接机构、自动切线机构、自动沾锡机构、自动折弯机构之间;所述自动成品夹出机构位于自动折弯机构的后侧;
所述单头打端沾锡折弯扭麻花一体机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于自动前平移机构、壳体自动送料机构、端子自动送料机构、端子自动压接机构、自动穿壳机构、自动拉线绞线机构、自动切线机构、自动沾锡机构、自动折弯机构及自动成品夹出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穿壳机构、端子自动压接机构、自动切线机构、自动沾锡机构、自动折弯机构自左往右依次间距布置,节省设备整体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自动送料机构位于端子自动送料机构的后侧,且,所述壳体自动送料机构、端子自动送料机构均位于自动穿壳机构的左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拉线绞线机构正对位于自动切线机构的后侧,且,所述自动拉线绞线机构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以将线材沿前后方向拉,结构布置巧妙合理,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超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超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01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滞洪区路基坡面防护的生态防渗毯
- 下一篇:一种市政污泥的高效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