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园林绿化植物透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99063.0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2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根;万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永根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达联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王家富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园林绿化 植物 透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园林绿化植物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环、地埋管,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以组合式环形结构的设计理念分别将带有地埋管的第一储水半环、第二储水半环环绕设置于树木四周的土壤中,其中地埋管埋藏于此土壤中,第一储水半环、第二储水半环裸露于此土壤表面,且其中环绕设置的地埋管上开设的出水孔均统一朝向储水环中心,即统一朝向树木根部一侧,这使得由储水环内注入的水资源可在由进水孔导入地埋管内部后,通过此出水孔统一且均匀地向树木的各个方向位置处的根部进行输入、渗入,从而使得该树木的根部能够均匀饱满地吸收此装置所释放出的水资源,进而能够更加有利于此树木的整体发育、成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园林绿化植物透水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为了维护园林树木的健康生长需要对树木进行浇水;以往在园林中通常都是由人工对树木进行浇水,但是人工浇水都是将水洒在树木的外界根部,有时水无法渗入地面让树根吸收;
为此,根据申请号为CN202120352140.0提出的园林绿化植物根部透水装置包括主连接管,主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地埋管,地埋管的弧形侧壁前后左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多组出水孔,多组出水孔分别贯穿了地埋管的弧形侧壁前后左侧的位置,在使用时,将整个装置埋在地下,主连接管露在地表,然后将水管插进注水口,再通过水管向主连接管和地埋管的内部注入大量的水,水再经过滤网的过滤后进入地埋管的内部,再由多组出水孔向地下渗出,使得水可以顺利流入地下让树木根部吸收;
虽然根据上述的改进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效果显然不佳,具体地,由于其装置仅是单独设置于树木周边一侧的土壤中,这使得该树木根部对于此装置所释放出的水分的吸收不是十分全面、均匀,例如,当其装置设置于树木周边左侧的土壤中时,那么由其出水孔渗出的部分水资源将会优先被该树木的左侧根部所吸收,至于其右侧根部显然只能够吸收到上述部分水资源的一小部分,且由于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该树木右侧根部对于此部分的水资源而言吸收效率较差,即该树木根部对于此装置所释放出的水资源的吸收较为不均匀,从而较为容易对该树木的整体发育、成长造成影响;且由于其地埋管的四周均开设有出水孔,因此由其出水孔所释放出的另一部分水资源将会渗入至远离树木根部的一侧,进而较为容易出现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即该水资源在于此装置使用期间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使用。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园林绿化植物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环、盖板,所述储水环的上端设置有盖板;
所述盖板由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组成,所述储水环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上端分别焊接有两个把手;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下端分别焊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由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拼接组合后形成环状;
所述储水环由第一储水半环、第二储水半环组成,所述第一储水半环与第二储水半环的连接部位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设置有止水垫,所述止水垫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二储水半环与第一储水半环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与第二储水半环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储水半环、第二储水半环的外侧壁的上端分别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由第一储水半环、第二储水半环拼接组合后形成环状;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板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储水半环、第二储水半环的下端分别均匀间隔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个数为N,N≥2;所述进水孔处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缺口;所述进水孔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采用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储水半环、第二储水半环的底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地埋管,所述地埋管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地埋管在朝向储水环中心的一侧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个数为M,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永根,未经郭永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99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