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杂光的光学镜片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97551.8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6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石福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精光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2357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光学镜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杂光的光学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通过光学胶连接,所述第一镜片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靠向所述第二镜片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镜片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靠向所述第一镜片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入光面沿光轴中心至边缘依次设有入光凹面、环形凸面,所述环形凸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入光凹面的曲率半径为r2,满足以下条件:r1<r2。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组,能够解决传统光学镜片出光面边缘存在较多杂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杂光的光学镜片组。
背景技术
光学镜片常被应用于摄像镜头、照明装置等设备中。对于应用在照明装置中的光学镜片,如图1所示,通常采用一个光源6,将光源6设置在光学镜片的入光面一侧,光学镜片采用平凸透镜,以改善出光角度。这种结构对光线的修整角度并不好,出射光线为准直光线,而且出光面边缘存在较多杂光。为了解决杂光问题,部分厂商制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照明设备,通过在光学镜片的下侧增加光阑7,达到阻挡杂光的作用。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消除杂光,但是杂光部分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光照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除杂光的光学镜片组,能够解决传统光学镜片出光面边缘存在较多杂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消除杂光的光学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通过光学胶连接,所述第一镜片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靠向所述第二镜片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镜片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靠向所述第一镜片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入光面沿光轴中心至边缘依次设有入光凹面、环形凸面,所述环形凸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入光凹面的曲率半径为r2,满足以下条件:r1<r2。
具体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为凹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为凸面。
具体的,所述第二出光面为凸面。
具体的,所述第二出光面表面涂覆有一层透明防指纹涂层。
具体的,所述第一镜片边缘形成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镜片边缘形成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安装部下端设有供所述限位块插入的限位槽。
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下端涂覆有一层黑色遮光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在第一镜片的第一入光面沿光轴中心至边缘依次设有入光凹面、环形凸面,与光源组合使用后,光源发射出的大部分光线依次经过入光凹面、第一出光面、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大部分光线能够得到较大的角度调整,出射光线更直,而光源发射出的边缘光线经过环形凸面的聚光作用,能够调整这部分边缘光线的出光角度,避免出现边缘杂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光源与光学镜片组合后的光路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光源、光学镜片、光阑组合后的光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与光源组合后的光路图。
附图标记为:第一镜片1、第二镜片2、光学胶3、第一入光面11、第一出光面12、第二入光面21、第二出光面22、入光凹面111、环形凸面112、透明防指纹涂层4、第一安装部13、第二安装部23、限位块131、限位槽231、黑色遮光层5、光源6、光阑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精光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日精光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97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紧凑的光学镜片组
- 下一篇:一种提高出光面光线均匀性的光学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