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高暗度的液晶驱动方式的自动变光滤光镜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95939.4 | 申请日: | 202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5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迅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高暗度 液晶 驱动 方式 自动 滤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高暗度的液晶驱动方式的自动变光滤光镜,包括抗红/紫外线滤光片、LCD1、LCD2、LCD3和光学玻璃片,所述抗红/紫外线滤光片、LCD1、LCD2、LCD3和光学玻璃片直接通过光学胶水胶合连接,还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LCD1和LCD3连接,用以向LCD1和LCD3施加电压,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LCD2连接,用以向LCD2施加电压,所述LCD1、LCD2和LCD3均未施加电压时,LCD1、LCD2和LCD3均处于高透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低功耗高暗度的液晶驱动方式的自动变光滤光镜,待机状态即为高透状态,因而能够有效的符合打磨这样耗时较长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光镜,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低功耗高暗度的液晶驱动方式的自动变光滤光镜。
背景技术
当前,自动变光滤光镜功能越来越多,如焊接功能,打磨功能,切割功能,每一个功能对于暗度等级要求不一致,比如焊接功能一般要求暗度等级是9号至13号,暗度等级根据焊接电流和个人使用习惯决定;打磨功能一般要求低于4号,暗度等级越低,打磨操作时观察视窗约为清晰;而切割功能则一般要求5号至8号。
因此现有技术中有专利号为2016107621825,名称为一种高暗度多功能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第一LCD、第二LCD和第三LCD的方式来实现自动变光的效果,并且通过第一LCD、第二LCD和第三LCD均不加电压的时候暗度等级为6,仅第三LCD加电压时暗度等级为4,第一LCD和第二LCD加电压而第三LCD不加电压的时候暗度等级为最高,在现有工作的过程中,一般打磨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滤光镜处于4级暗度的时间要比其他暗度的时间要长的多,而现有技术中的滤光镜需要保持4级暗度则需要给第三LCD施加电压,因而该滤光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功耗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高暗度的液晶驱动方式的自动变光滤光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功耗高暗度的液晶驱动方式的自动变光滤光镜,包括抗红/紫外线滤光片、LCD1、LCD2、LCD3和光学玻璃片,所述抗红/紫外线滤光片、LCD1、LCD2、LCD3和光学玻璃片直剪通过光学胶水胶合连接,还包括第一控制电路(1)和第二控制电路(2),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与LCD1和LCD3连接,用以向LCD1和LCD3施加电压,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与LCD2连接,用以向LCD2施加电压,所述LCD1、LCD2和LCD3均未施加电压时,LCD1、LCD2和LCD3均处于高透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输出低压高频信号至LCD1和LCD3,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输出高压低频信号至LCD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包括:
控制芯片U5,该控制芯片U5具有方波输入引脚、负压输出引脚和正压输出引脚,所述方波输入引脚与外部MCU连接,用于接收MCU输出的方波信号,所述负压输出引脚与LCD1和LCD3的L1脚连接,用于输出负压至L1引脚内,所述正压输出引脚用于输出正压;
开关管Q4,该开关管Q4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其中第一端为控制端,第三端与正压输出引脚连接,第二端与LCD1和LCD3的L2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端还连接有电压保持电路(11)后与第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保持电路(11)包括:
二极管,该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端连接,负极连接有电容C22后接地;
电阻R32,该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一端连接,还与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23后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控制电路(2)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迅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迅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95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