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削减废水中污泥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94715.1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3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虎;王广伟;王亚宾;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汇羽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22;B01D25/00;B01D25/30;C02F10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陈亮亮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削减 水中 污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削减废水中污泥量的装置,包含酸度调节罐、第一泥浆输送泵、泥浆液储存罐、第二泥浆输送泵和压滤机,酸度调节罐的泥浆进料口加入泥浆液,酸度调节罐的泥浆出料口通过第一泥浆输送泵与泥浆液储存罐的进料口连接,泥浆液储存罐的出料口通过第二泥浆输送泵与压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对废水泥浆液进行酸度调节,降低了因为胶体物质过多而导致压滤机滤布过早堵塞的风险,同时通过回流管结构实现对压滤机输入泥浆流量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压滤的泥饼不成型、含水量过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削减废水中污泥量的装置,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食品级聚偏氯乙烯树脂(简称PVDC树脂)需要精制的偏二氯乙烯单体。偏二氯乙烯单体采用石灰乳液与三氯乙烷进行皂化反应来制取。该工艺的优点是生产最安全、产品品质最可靠,缺点是由于受工艺要求及石灰乳液中杂质的影响,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含污泥的废水。废水中的污泥组分若没有彻底除去,会使废水因悬浮物超标而不能排放出厂,直接造成工厂生产负荷降低,生产效率下降,严重时造成工厂停产,因此该废水必须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将其中污泥成份分离出去。通常采用将废水通过污泥压滤机进行压滤,使水中的污泥成份最终以泥饼形式转化为工业固废物,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每年污泥固废物的产出量在800吨左右。存在的问题是:该工艺技术带来污泥压滤机工作频繁、运行周期短,经常出现污泥压滤的泥饼厚度不足、泥饼成形性差、因含水量高成粘糊状的不正常现象,导致污泥产出量大,并为此需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增加了人工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削减废水中污泥量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污泥压滤泥饼厚度不足、泥饼成型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削减废水中污泥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酸度调节罐、第一泥浆输送泵、泥浆液储存罐、第二泥浆输送泵和压滤机,酸度调节罐的泥浆进料口加入泥浆液,酸度调节罐的泥浆出料口通过第一泥浆输送泵与泥浆液储存罐的进料口连接,泥浆液储存罐的出料口通过第二泥浆输送泵与压滤机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酸度调节罐的泥浆出料口与第一调节阀的一端连接,第一调节阀的另一端与第一泥浆输送泵的一端连接,第一泥浆输送泵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阀的一端连接,第二调节阀的另一端与第一液位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一液位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泥浆液储存罐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泥浆输送泵与第二调节阀之间的连接管路旁接有第一回流管的一端和第一压力计,第一回流管的另一端与酸度调节罐上侧的泥浆回流口连接并且第一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酸度调节罐内设置有第一液位计,第一液位计采集酸度调节罐内液位高度从而控制第一液位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酸度调节罐内设置有第一搅拌器。
进一步地,所述泥浆液储存罐的出料口与第四调节阀的一端连接,第四调节阀的另一端与第二泥浆输送泵的一端连接,第二泥浆输送泵的另一端与第五调节阀的一端连接,第五调节阀的另一端与第二液位控制阀的一端连接,第二液位控制阀的另一端与压滤机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泥浆输送泵与第五调节阀之间的连接管路旁接有第二回流管的一端和第二压力计,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泥浆液储存罐上侧的泥浆回流口连接并且第二回流管上设置有第六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泥浆液储存罐内设置有第二液位计,第二液位计采集泥浆液储存罐内液位高度从而控制第二液位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泥浆液储存罐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器。
进一步地,所述压滤机的污泥泥饼出料口与泥饼收集袋连接,压滤机的清水出口与清水储存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汇羽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汇羽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94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