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物耳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92727.0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程;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农数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A01K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耳标,动物耳标包括:耳标核、耳标头、电路板、电源和第一耳针,耳标核和耳标头通过第一耳针可拆卸式连接,电路板设置于耳标核内,电源设置于耳标核或耳标头内;第一耳针与耳标核或耳标头固接;耳标头或耳标核对应设置有与第一耳针适配的磁力扣,第一耳针具有磁铁或者能被磁铁吸附的端部,第一耳针的端部与磁力扣通过磁力可拆卸连接,这样在耳标佩戴和拆卸时更加方便,节省了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耳标,以获取动物的体征信息从而用于对动物进行监测和管理。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畜牧、养殖行业中,对动物进行身份标识的动物耳标普遍使用“PVC耳标”或RFID电子耳标,做工简单,成本低,功能单一。
耳标是畜牧养殖领域的一种普通装置,现有的耳标基本上都是一体式的,普通耳标或RFID电子耳标都是用一个锥形的耳针部件穿透动物的耳朵,通过物理锁死的方式固定在动物耳朵上,这样固定方式需要的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如果再加上动物的强力挣扎则需要花费较大气力和时间才能固定好,并且现有的耳标一旦固定上就很难取下,或者取下时过程比较繁琐,也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因此现有的一体式耳标需要在佩戴和取下时都比较麻烦,需要花费更多工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一体式的动物耳标在固定和拆卸时花费的工作成本较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物耳标,包括:耳标核、耳标头、电路板、电源和第一耳针,所述耳标核和耳标头通过所述第一耳针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耳标核内,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耳标核或耳标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针与所述耳标核或所述耳标头固接;所述耳标头或所述耳标核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耳针适配的磁力扣,所述第一耳针具有磁铁或者能被磁铁吸附的端部,所述第一耳针的端部与所述磁力扣通过磁力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耳针、第三耳针和第四耳针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第二耳针、第三耳针和第四耳针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分别有一端固接于所述耳标核或耳标头,所述耳标头或耳标核对应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卡位,所述第二耳针、第三耳针和第四耳针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卡位卡合,以实现对所述耳标核和耳标头的卡扣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耳标头包括第二顶壳和第二底壳,所述第二底壳和第二顶壳扣合后中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磁力扣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底壳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耳针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耳针的端部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磁力扣中,使得第一耳针和磁力扣通过磁力吸引相连接,从而实现所述耳标核和耳标头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耳标核包括第一底壳和第一顶壳,所述第一底壳和第一顶壳扣合后中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电路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耳针、第三耳针和第四耳针固接于所述耳标核的第一顶壳上;所述耳标头的第二底壳上对应设有第二卡位、第三卡位和第四卡位,所述第二耳针、第三耳针和第四耳针的前端用于穿过动物耳扇后卡入所述第二卡位、第三卡位和第四卡位中,实现卡接;所述第一耳针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壳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耳针、第三耳针和第四耳针围绕着所述第一耳针呈圆周型均分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耳针、第三耳针和第四耳针固接于所述耳标核的第一顶壳上;
所述耳标头还包括圆环型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也设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并套装在所述磁力扣外周;所述第二底壳上设有一个内凹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环绕在所述第二磁体的四周;所述第二耳针、第三耳针和第四耳针的前端对应插入所述圆形槽中,所述第二耳针、第三耳针和第四耳针在所述第二磁体的吸合下使得所述耳标头和耳标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农数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农数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92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