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凝露和结霜的臭氧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80903.9 | 申请日: | 202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15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任辉;徐伟;陈发旺;张帅;高崧;韩瑞炎;孙少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H01C1/144;H01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 |
地址: | 05602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凝 结霜 臭氧 产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凝露和结霜的臭氧产生装置,包括高压电源、臭氧片、电阻器、第一、第二放电电极及第一、第二电阻电极;第一、第二放电电极分别与臭氧片上的臭氧发射电极、臭氧感应电极相连;第一、第二电阻电极分别与第一、第二放电电极相连,电阻器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电阻电极相连;高压电源输出的两极分别与第一、第二放电电极相连;臭氧片产生臭氧,将经由第一、第二放电电极的电流路径设为第一路径,该路径电压与电流比设为第一电阻值;将流经第一电阻电极、电阻器及第二电阻电极的电流路径设为第二路径,该路径电压与电流比设为第二电阻值;第一电阻值比第二电阻值高。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制备工艺,臭氧片具备良好的调节性和普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凝露和结霜的臭氧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片在高湿和低温条件下很难启辉,主要受限于高湿条件下,水汽易产生凝露从而遮蔽臭氧发生电极,低温条件下凝露还可能进一步产生结霜,进一步导致臭氧片发生电极与空气隔绝,也会影响启辉。
目前,改善高湿和低温下启辉难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手段:1)在臭氧片放电面覆盖无机微孔膜,阻隔水汽与放电电极的接触,但不影响空气的交换,从而改善启辉问题;2)在臭氧片背部或周围设置加热电阻,对臭氧片进行烘干,也能改善启辉的问题。
CN205076804U介绍了一种臭氧片,在感应式臭氧片背后通过印刷电阻体,在工作前对臭氧片进行预热,在臭氧片启动前对臭氧片进行预热;CN109415206A同样通过在电极指形式的臭氧片背部印刷加电阻体,通过电源产生不同的交流电压,达到加热臭氧片和启辉臭氧片的目的。
以上两种方式,虽然实现了臭氧片背部印刷电阻体的过程,但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问题:1)CN109415206A臭氧“电极指”形式的放电图形,需要在臭氧生胚体烧结过程中同步形成,放电电路才能渗透到胚体中。如果在熟瓷表面预印,再烧结,很容易在放电过程中造成拉弧,显著降低臭氧发生量。2)如果实现快速加热,加热电阻的阻值就要较大,一般含钌浆料的阻值可达到千欧姆或兆欧姆的级别,但通常这类浆料烧结温度较低,通常在800-850℃,传统臭氧片生胚通常为高温共烧陶瓷(HTCC),烧结温度都在1300-1700℃,为了同时获得较高的电阻阻值,就需要使用特殊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低温共烧陶瓷一般用于通讯领域、微波多芯片组件和国防军事等领域。3)加热速率和电压还存在较深的矛盾,为了避免臭氧片过热,造成发射壳体分解,CN109415206A的介绍的方案需要周期性启辉。4)除了加工温度不一致的矛盾外,还存在工艺气氛不一致的问题。在臭氧放电电极和加热电阻体生产过程中可能用到高温氢气还原气氛或空气气氛。
综上,以上两方案中的臭氧片,工艺上较为复杂,受限于臭氧放电电极、臭氧感应电极和电阻加热电极不同的加工条件和工艺(载体、烧结温度、烧结气氛)条件,获得的臭氧片不具备良好的调节性和普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凝露和结霜的臭氧产生装置,简化了制备工艺,臭氧片具备良好的调节性和普适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凝露和结霜的臭氧产生装置,包括高压电源、臭氧片、第一放电电极、第二放电电极、第一电阻电极、电阻器及第二电阻电极;
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第二放电电极分别与臭氧片上的臭氧发射电极、臭氧感应电极相连,通过放电产生臭氧;所述第一电阻电极、第二电阻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第二放电电极相连,所述电阻器两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电极、第二电阻电极相连;
高压电源输出的两极分别与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相连,用于产生激发臭氧启辉的交流电压V1和不产生臭氧但能预热臭氧片的交流电压V2,其中V1V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80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鞋套
- 下一篇:一种重心调整及视觉反馈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