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渗透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80104.1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9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何灿;孙剑宇;杨雪;熊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B01D61/08;B01D61/10;B01D61/04;B01D61/12;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陈悦军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所述反渗透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水箱(11)和反渗透组件,所述测试水箱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21)连接至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端,该反渗透组件具有反渗透膜以能够将由所述进水端通入的原水分离为浓水和产水,所述反渗透组件的浓水端和产水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22)与第三管路(23)连接至所述测试水箱(10)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温控模块(31)、泵组件以及流量调节阀组件,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管路上设置温控模块、泵组件、流量调节阀组件以及压力调节阀,从而精确地调节进入到反渗透组件内部的原水流量、测试压力以及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即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在反渗透膜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在原水温度、流量、压力均相同的情况下测试反渗透膜对水中盐分的截留率,从而确定该反渗透膜是否满足使用需求。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能够准确控制测试温度、压力、流量的反渗透膜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该反渗透测试装置具有能够准确控制测试流量、压力以及温度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反渗透测试装置,所述反渗透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水箱和反渗透组件,所述测试水箱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端,该反渗透组件具有反渗透膜以能够将由所述进水端通入的原水分离为浓水和产水,所述反渗透组件的浓水端和产水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三管路连接至所述测试水箱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温控模块、泵组件以及流量调节阀组件,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可选地,所述反渗透组件包括多个并联的反渗透主体,各个所述反渗透主体内分别设置有所述反渗透膜,所述流量调节阀组件包括多个分别与各个所述反渗透主体对应的流量调节阀。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取样口,所述反渗透主体的产水端设置有第二取样口。
可选地,所述反渗透主体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流量传感器,产水端设置有第二流量传感器,并且/或者,所述反渗透主体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电导率仪,产水端设置有产水电导率仪。
可选地,所述泵组件包括输料泵和连接于该输料泵出口一侧的增压泵,该增压泵为多级离心泵。
可选地,所述输料泵与所述增压泵之间设置有保安过滤器,该保安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5微米以上。
可选地,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冷热水机和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反渗透测试装置包括通过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的清洗水箱,所述阀门设置为能够使得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端选择性地连通该清洗水箱或所述测试水箱的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通过共用的第四管路连接至所述测试水箱的入口,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静态混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80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刮痕亚克力加硬板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电梯抗震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