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铅蓄电池板栅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72960.2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8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发;孔鹤鹏;王卫东;邓成智;张峰博;郭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活性 物质 利用率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铅蓄电池板栅,包括板栅主体、极耳,板栅主体包括边框以及若干在边框内相互交错成网状结构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以板栅主体几何形状的竖向中线和横向中线将板栅主体按面积均分为四个部分,以靠近极耳的区域为起点顺时针依次为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区域四,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区域四的重量比或各横向筋条与竖向筋条的横截面积之和的比为:1.2~1.4:1.1~1.2:1.1~1.2:1。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板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铅蓄电池板栅。
背景技术
铅蓄板栅的主要作用是在蓄电池全寿命周期中汇集电流、支撑活性物质,是蓄电池关键部件之一。
传统网格式极板板栅,包括四边形边框、边框内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结构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以及极耳。在板栅双面涂上铅膏以后经过固化处理成为极板,极板在与铅蓄电池槽内部的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电流,其中,底部的电流需经过板栅上的边框和筋条进行汇聚,然后输出到上方凸出的极耳上输出。
但随着对极板研究及实践更为深入后,发现在极板各个区域的物质利用率、板栅腐蚀率均有不同表现,尤其是在当前轻量化背景下,没有太多的设计冗余,因板栅腐蚀带来电池失效问题居多。在正常失效的铅酸电池的解剖中发现,往往在正极板上部分尤其是极耳下方的板栅与活性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与软化。因此,在一块相同重量下的板栅,如何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要对板栅进行优化设计。
现有的优化设计如公开号为CN11003430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均衡活性物质利用率的板栅,包括板栅主体以及设置于板栅主体上的板栅极耳,所述的板栅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活性物质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设置有多条横向分隔筋和纵向分隔筋,所述的横向分隔筋将容纳腔自上而下分隔成多块横筋区域,位于上方所述的横筋区域中横向分隔筋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下方所述的横筋区域中横向分隔筋之间的距离;同一块横筋区域中各横向分隔筋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横筋区域的块数为4,且所述的横筋区域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设第一区域中相邻横向分隔筋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第二区域中相邻横向分隔筋之间的距离为0.9D,所述第三区域中相邻横向分隔筋之间的距离为0.8D,所述第四区域中相邻横向分隔筋之间的距离为0.6D。
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均衡板栅上个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但是无法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铅蓄电池板栅。
一种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铅蓄电池板栅,包括板栅主体以及设于板栅主体上侧的极耳,所述板栅主体包括边框以及若干在边框内相互交错成网状结构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以板栅主体几何形状的竖向中线和横向中线将所述板栅主体按面积均分为四个部分,以靠近极耳的区域为起点顺时针依次为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区域四,
所述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区域四的重量比或各横向筋条与竖向筋条的横截面积之和的比为:1.2~1.4:1.1~1.2:1.1~1.2:1。
具体的,根据解剖的正常失效的铅酸电池,板栅主体上靠近极耳部分的活性物质有着不同程度的腐蚀和软化,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网格式极板板栅进行优化,将板栅主体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个区域,区域一离极耳最近,因此区域一的重量或各横向筋条与竖向筋条的横截面积之和最大,此种结构能有效提升板栅的汇流效果,有效降低发生在区域一上的发生的腐蚀,同时其他区域还可对发生腐蚀或汇流集中区域进行活性物质的补充,以此提高了板栅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板栅上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网状结构的每一个网孔的面积范围为:75~95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72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桥梁梁缝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固液混合式铝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