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64536.3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9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芳;阳兆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九丰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张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lng 气化 雾气 消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至少一组雾气收集机构及焊接成型的除雾设备机壳,所述除雾设备机壳内依次设有水雾捕集机构、抽风机构、循环换热机构及控制机构。采用了一拖二的模式,与对应设备一用一备的使用方式契合,大幅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利用温度提升去除空气中的小直径雾滴,水雾捕集系统捕集大直径雾滴,雾气经循环加热系统提升一定的温度后进入轴流风机升压,升压后的空气进入水雾捕集机构,再去除部分水雾后引入高空排放,达到工作场地雾气消除与减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气消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LNG站因空温式气化器降温作用,会令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析出,形成雾气,在阴雨天气,平常时段的夜间时段,每年的冬春季节犹为严重,能见度最低时不足1米,严重影响站内员工的巡检、日常操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天然气日使用量较大时,如日用气量5-10万标方以上的用户受雾气的干扰均较严重,非常有必要对雾气进行控制,在春冬二季或阴雨天气时,空气在LNG站内流动至空温式气化器周边时,温度急剧降低至0摄氏度左右,根据空气湿度表,气温从20摄氏度降至0摄氏度时每立方米空气中会析出12克左右水分,这些水分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雾滴的平均直径在 10 到 15 微米之间,然而最小的雾滴可以小至直径只有 1 微米,最大的则可达100 微米,雾滴如此之小,数量又庞大,以致于光在遇到它们时不仅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还会发生散射和衍射,使能见度下降。
市面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如使用电加热棒直接加热,无法达到站场的防爆要求,围蔽为固定模式,不使用时运行设备通风量不足;未设计可使用外部热源的接入口,无水雾去除装置,以致排放至高空的水雾重新下坠在工作场地内无法达到除雾效果。对此,提出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至少一组雾气收集机构及焊接成型的除雾设备机壳,所述除雾设备机壳内依次设有水雾捕集机构、抽风机构、循环换热机构及控制机构;
所述雾气收集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和固定的框架及活动式屏蔽组件,所述活动式屏蔽组件包括有可上下活动的第一封闭门及可左右活动的第二封闭门;
所述除雾设备机壳包括内置有储水夹层的水箱及连接水箱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两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插板阀,且气流通道与抽风机构连接,所述抽风机构设于水雾捕集机构的上方,所述抽风机构包括防爆型的轴流风机;
所述水雾捕集机构包括水雾捕集外壳、设于水雾捕集外壳内的折流板除雾器及带有倾斜角度的水滴收集槽,所述水雾捕集外壳一侧还设有排污管;
所述循环换热机构包括电加热棒、循环水泵、控制阀门及翅片管换热器,所述电加热棒穿设于水箱内部,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分别与水箱及循环水泵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设于水箱内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用于检测水箱溶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分别通过导线与电加热棒、轴流风机的控制连接。
特别的,所述第一封闭门与第二封闭门由多个四扇长方形的片状结构组成。
特别的,所述除雾设备机壳设于雾气收集机构之间,通过插板阀与雾气收集机构密封连接。
特别的,所述电加热棒通过法兰与水箱内的储水夹层连接,且电加热器连接设有温度变送器。
特别的,所述翅片管换热器与循环水泵的连接处为三通结构,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弯折成环形结构,且翅片管换热器通过螺丝固定设于除雾设备机壳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九丰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九丰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64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