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通留置针连接软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63706.6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9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傅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若益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39/10 |
代理公司: | 江苏海联海律师事务所 32531 | 代理人: | 倪章勇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 留置 连接 软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通留置针连接软管结构,属于医疗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结构包括三通、塑料铆钉和软管,塑料铆钉包括圆台状的底座和一柱身,柱身与所述软管的一端卡接,三通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内在第一、二通道交汇口下方且靠近第一通道出口的位置开设有与底座形状尺寸相匹配的第一凹槽,塑料铆钉和软管的A端卡设于第一通道内且塑料铆钉的底座卡设在第一凹槽内,软管的B端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伸出。采用塑料铆钉连接三通和软管,结构简单牢靠,且能用于CT扫描、核磁共振等医疗检测。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在高压和低压下使用,兼具市场上两种主要产品的功能,将目前工厂内两条生产线合并为一条,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通留置针连接软管结构。
背景技术
留置针被广泛使用在输液治疗领域,尤其是连续输液或者幼儿输液时,它能多次使用且能保护血管。
现有的留置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能够在高压下使用,其三通通过不锈钢铆钉和软管相连,但是由于包含金属零件,在做一些医疗检测例如CT扫描时不能使用;另一种在常态使用,三通通过黏胶例如UV胶和软管固定连接,这种方法容易造成管孔堵塞,在高压下不可用。因此目前在生产留置针时大部分厂家需要开设两条生产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通通过塑料铆钉与软管相连,结构简单且连接可靠的三通留置针连接软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通留置针连接软管结构,包括三通、塑料铆钉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铆钉包括圆台状的底座和一柱身,所述柱身与所述软管的一端卡接,定义软管和塑料铆钉卡接的一端为A端且其另一端为B端;
所述三通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在第一、二通道交汇口下方且靠近第一通道出口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底座形状尺寸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塑料铆钉和软管的A端卡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所述塑料铆钉的底座卡设在第一凹槽内,所述软管的B端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伸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内侧壁上在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通道出口之间设有若干凸起。
优选的,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通道的周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软管A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凸起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柱身远离底座的一端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头部,所述头部远离底座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软管的直径,所述柱身的直径大于软管的直径使得塑料铆钉卡设在软管内能够将软管的A端撑开。
优选的,定义第一通道内第一凹槽与第一通道出口之间的部分为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长度大于塑料铆钉柱身与头部之和的长度,且连接段的内径尺寸与所述软管尺寸相匹配,所述软管的A端被所述塑料铆钉撑开使软管的A端与所述连接端的内侧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塑料铆钉的底座和柱身之间通过一圆弧段相连。
优选的,所述塑料铆钉的底座向远离柱身的方向延伸出一竖直段,所述第一通道内在第一凹槽上方并邻接第一凹槽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竖直段的尺寸相匹配的第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采用塑料铆钉连接三通和软管,结构简单牢靠,且能用于CT扫描、核磁共振等医疗检测;
2、能够同时在高压和低压下使用,兼具市场上两种主要产品的功能,将目前工厂内两条生产线合并为一条,节省了生产成本;
3、第一通道内侧壁上在第一凹槽与第一通道出口之间设有若干凸起,能够增大第一通道内侧壁和软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其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若益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若益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63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拼接式的铝型材
- 下一篇:带密封舱的抽屉及使用该抽屉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