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板类对称零件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63180.1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43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白淞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板类 对称 零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板类对称零件检具,包括底座以及固定于底座中部的立板,所述立板的第一侧面上固定有用于检测第一板件的第一检具,所述立板与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上固定有用于检测第二板件的第二检具,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为对称零件且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在立板上的姿态与实车装配状态一致。其结构简单,能够减少产品自重对产品检测带来的影响,降低检具开发成本,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检具,具体涉及汽车用板类对称零件检具。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常规的汽车用板类零件的检具均采用“一”字型结构,即在现有底座8水平布置一块现有底板9,所述现有底板9上布置一组用于检查产品的第一检具3或第二检具4,按照一个产品具有一个底板结构原则来进行检具设计,故汽车用板类对称零件例如左/右内饰产品各需要一个现有底板9,这样的设计方式会带来以下缺点。
1)参见图2和图3,第一检具3或第二检具4未按照车身坐标进行设计和摆放,造成产品在第一检具3或第二检具4上的姿态与装车实际装配状态不符,无法排除产品自重带来的检测和装车影响。
2)由于两个产品对应两个现有底板9,导致检具整体开发成本高、重量大、占用空间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板类对称零件检具,其结构简单,能够减少产品自重对产品检测带来的影响,降低检具开发成本,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用板类对称零件检具,包括底座以及固定于底座中部的立板,所述立板的第一侧面上固定有用于检测第一板件的第一检具,所述立板与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上固定有用于检测第二板件的第二检具,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为对称零件且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在立板上的姿态与实车装配状态一致。
进一步,所述立板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连接段和竖直连接段,所述水平连接段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段底端与水平连接段中部固定连接,竖直连接段侧面与立板侧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水平连接段和竖直连接段之间设有加强斜肋。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分别为具有对称性的左车门饰板总成和右车门内饰板总成或者左侧车身支柱和右侧车身支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板的第一侧面上固定有用于检测第一板件的第一检具,与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上固定有用于检测第二板件的第二检具,进而使得作为对称零件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检测方式由常规的从上往下安装变成从左或右往中间安装,更好地模拟了产品在实车上的装配姿态,减少了产品自重对产品检测带来的影响。并且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相背固定于立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适用于汽车具有对称性的板类零件,适用范围较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块立板即可同时满足具有对称性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检查,相较于常规的两块独立底板结构,检具开发成本降低了约15%,检具重量降低了约30%,占地空间减少了50%。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汽车用板类对称零件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板件与现有检具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第一板件与现有检具的配合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汽车用板类对称零件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汽车用板类对称零件检具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第一板件和第二钣金与检具的配合剖视图。
图中,1—底座,2—立板,3—第一检具,4—第二检具,5—第一板件,6—第二板件,7—支架,71—水平连接段,72—竖直连接段,73—加强斜肋,8—现有底座,9—现有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63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