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使多相物料均匀混合且稳定流动的连续振动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58564.4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64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辛忠;姚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28 | 分类号: | B01J1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懿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物料 均匀 混合 稳定 流动 连续 振动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多相物料均匀混合且稳定流动的连续振动反应装置。振动台底座上设置一振动台台板,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换热夹套固定在振动台台板上,换热夹套底面的一个角落设置自下而上的换热流体流入口,流出口设置于其中一个侧面的上部,顶部配置边缘有橡胶圈的夹套盖作密封;两根长直形圆管焊接固定在贴近换热夹套底面的两个相对的边缘,中间平行且等距设置一短直形圆管,在长、短直形圆管之间,通过直通卡套以弯形圆管相连,两弯形圆管凹面相对,直形圆管和弯形圆管内填充形状为球体自由搅拌子。本装置可使多相反应物料在强烈的垂直振动下实现良好的混合效果并稳定流动,成功提升了多相化学反应的转化效率和流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多相物料均匀混合且稳定流动的连续振动反应装置,属于精细化工中的反应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连续流反应技术由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好的传质和传热性能以及更佳的工艺耐受性,已在精细化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精细化工领域普遍存在包含气固、气液、液固两相甚至气液固三相的化学反应过程,对这项技术的应用仍具有相当大的挑战:对于含固相颗粒的多相反应,防止固相颗粒沉积和聚集从而避免流动通道堵塞是保证流动稳定性的关键;而对于气液相反应,将气泡打散后增加气液相的接触界面,对提升传质效率和反应速率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为提升多相反应物料的混合效率并保证流动的稳定性,多相反应的连续操作往往基于串联式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如FairE.Barbara等在公开号为CN105646241A的专利中介绍了利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通过液液两相反应合成了季铵化(甲基)丙烯酸N,N-二烷基氨基乙酯。然而,这种操作方式会带来比较大的返混,降低了反应系统整体的容积效率和反应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使多相物料均匀混合且稳定流动的连续振动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使多相物料均匀混合且稳定流动的连续振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振动台底座上设置一振动台台板,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换热夹套固定在振动台台板上,换热夹套底面的一个角落设置自下而上的换热流体流入口,流出口设置于其中一个侧面的上部,顶部配置边缘有橡胶圈的夹套盖作密封;两根长直形圆管焊接固定在贴近换热夹套底面的两个相对的边缘,中间平行且等距设置一短直形圆管,在长、短直形圆管之间,通过直通卡套以弯形圆管相连,两弯形圆管凹面相对,且每个弯形圆管两端的直通卡套的连线与长、短直形圆管垂直,一根长直形圆管的一端伸出换热夹套的一个侧面,另一端位于换热夹套内,另一根长直形圆管的一端伸出相对的另一个侧面,另一端也在换热夹套内;直形圆管和弯形圆管内填充自由搅拌子,所述的自由搅拌子为球体。
所述自由搅拌子为直径6mm的球体。
所述直形和弯形圆管的外径均为1/2in,壁厚均为1mm,其中弯形圆管的曲率直径为21cm。
所述直通卡套双侧适配外径1/2in的圆管。
所述换热夹套底面为50cm×50cm的正方形,高10cm。
所述换热流体流入口和流出口均为外径1cm,壁厚1mm,长4cm的直形圆管。
所述夹套盖为50cm×50cm的正方形,下面边缘装有橡胶圈,上面设置把手。
所述振动台是由电磁驱动并可提供垂直的剧烈振动的振动台;其中所述台板为35cm×35cm的正方形,厚1cm;所述底座为20cm×20cm×15cm的长方体。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58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