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53887.4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42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汪万勇;殷德政;薛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永鑫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0 | 分类号: | B23C5/00;B23C5/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302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pcb 金刚石 镀膜 铣刀 刀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前端通过刀脖,所述刀脖的另一端为刀刃部,所述刀刃部的另一端为刀尖;所述刀尖包含两个副刀面和两个主刀面;两个主刀面的夹角形成钻尖角;主刀面的倾斜角为主刀面角;副刀面的倾斜角称为副刀面角;两个副刀面的距离称为间隙宽。通过调整PCB铣刀的刀尖结构来适应金刚石镀膜,弥补刀尖功能的削弱,消除因刀尖钝化导致的定位功能弱化和爆孔异常,降低镀膜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因扭力过大而断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成型铣切的刀具,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的生产加工。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制电路板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板材的加工难度越来越大,板材的硬度及脆性越来越高,普通刀具已经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金刚石镀膜铣刀应运而生,而金刚石镀膜的膜层厚度通常需要达到8-15μm,这种厚度的膜层使得现有的鱼尾型刀尖结构尖部钝化,一方面,刀尖的定位功能弱化,锋利度降低,易产生爆孔缺陷;另一方面尖部钝化,在高速下钻的过程中,在扭力的作用下易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通过调整PCB铣刀的刀尖结构来适应金刚石镀膜,弥补刀尖功能的削弱,消除因刀尖钝化导致的定位功能弱化和爆孔异常,降低镀膜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因扭力过大而断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PCB金刚石镀膜铣刀的刀尖结构,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前端通过刀脖,所述刀脖的另一端为刀刃部,所述刀刃部的另一端为刀尖;所述刀尖包含两个副刀面和两个主刀面;两个主刀面的夹角形成钻尖角;主刀面的倾斜角为主刀面角;副刀面的倾斜角称为副刀面角;两个副刀面的距离称为间隙宽。
所述刀柄的直径为3.165-3.175mm。
所述刀刃部的直径为0.6-3.175mm。
所述刀脖的倒角角度为10-20°。
所述主刀面角的角度为30-60°。
所述副刀面角的角度为20-40°。
所述钻尖角的角度为100-150°。
所述间隙宽为刀具直径的1/8-1/4,刀具直径越大,间隙宽越大。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有效弥补了因金刚石镀膜后刀尖功能的削弱,消除因镀膜后刀尖钝化导致的定位功能弱化和下钻时的爆孔异常,降低镀膜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因扭力过大而断刀现象,此刀尖设计更有效的匹配金刚石镀膜铣刀。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副刀面不重叠预留出间隙宽度,设置钻尖角使得下钻定位功能增强。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间隙宽,修整出钻尖改变定位方式,通过主设置主刀面角来提供切削功能,使得刀尖承受扭力的过程中不易扯断,有效降低提高了抗断折的能力。
4、本实用新型由点外圆定位变成一点圆心定位,有效防止了爆孔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刀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刀尖局部结构右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图4中刀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图5中刀尖局部结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永鑫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永鑫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53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塑工艺品制造用转台
- 下一篇:一种农产品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