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代替前床接收熔融粗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51804.8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5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唐都作;张璋;袁海滨;刘庆东;王建伟;张驰;杨佐帝;万永光;徐万立;贾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00 | 分类号: | F27B7/00;F27B7/38;F27B7/34;F27B7/33;F27D17/00;C22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马思瑶 |
地址: | 651400 云南省红河哈尼***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替 接收 熔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代替前床接收熔融粗锡的装置,包括:转炉;所述转炉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转炉侧壁设置有出料口,转炉内衬为炭砖,转炉外壁包裹有蒸汽水套,转炉一端设置有燃烧器;所述蒸汽水套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位置高于蒸汽出口;所述出料口为圆孔,出料口在转炉侧壁上向外延伸出U型短溜槽,U型短溜槽半圆弧段直径与出料口孔径一致,U型短溜槽靠近转炉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卡槽上可拆卸安装有挡渣板。本实用新型装置能代替前床接收熔融粗锡进行安全、高效、环保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锡冶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代替前床接收熔融粗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粗锡冶炼过程中,熔炼炉产出的熔融粗锡,一般都是直接通过溜槽放入熔炼炉前的前床中,待自然冷却或喷水降温后,捞出凝结在熔体表面的乙锡,再把捞除乙锡后的粗锡即甲锡通过溜槽或锡泵转运至精炼锅中脱杂。
锡冶炼中使用的前床,一般采用铝铬耐火砖或者炭砖砌筑,是一种固定设施,且不存在加热功能。放入其中的熔融粗锡,采用自然降温方式,降温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作业效率;采用喷水强制降温则存在爆炸隐患、作业环境差且热能得不到回收等问题。且前床捞除乙锡的过程,即使在机械辅助的情况下也较耗时间,作业人员还必须人工清除机械捞不到的残余乙锡,高温、烟气导致劳动环境较恶劣,劳动强度较大。另外,前床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前床底部会出现高熔点的硬头(即铁锡合金)堆积,致使前床容积变小,无法正常使用,此时只能把凝结在前床底部的硬头采用机械破碎的方式破碎后移出,这个过程又存在破坏前床底砖导致后续使用中漏锡的风险,同时清除硬头是一项高劳动强度的工作。
另外,使用前床接收熔融粗锡,降温后从前床表面捞出的乙锡与后续从前床底部清出的硬头,一般需要进行熔析、凝析处理以回收锡并分离出大部分的铁、砷杂质。熔析一般采用离心机或熔析炉两种方式,而由于乙锡与硬头物料的结块较大,所以两种除杂方式加料都较困难,劳动强度较大,作业环境差;同时离心机法与熔析炉法在捞渣过程也不同程度存在上述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用前床接收锡熔炼炉产出的粗锡,进行甲锡、乙锡的分离,完成初步脱杂的过程,不仅作业效率低、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且清理前床过程还极易导致前床损坏,致使前床维修频率较高。另外,前床处理熔融粗锡产出的乙锡与硬头后续单独处理也较困难,同样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的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能代替前床接收熔融粗锡进行安全、高效、环保作业的装置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代替前床接收熔融粗锡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代替前床接收熔融粗锡的装置,包括:转炉;上述转炉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转炉侧壁设置有出料口,转炉内衬为炭砖,转炉外壁包裹有蒸汽水套,转炉一端设置有燃烧器;
上述蒸汽水套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上述蒸汽入口位置高于蒸汽出口;
上述出料口为圆孔,出料口在转炉侧壁上向外延伸出U型短溜槽,U型短溜槽半圆弧段直径与出料口孔径一致,U型短溜槽靠近转炉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卡槽上可拆卸安装有挡渣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代替前床接收熔融粗锡的装置用于接收熔融粗锡的转炉内衬为炭砖,外壁有蒸汽水套包裹,具备快速强制降温功能,能在较短时间内将高温熔融粗锡降温至目标温度,与使用前床降温时相比可节约一半以上的时间,具备较高的作业效率;降温过程使用低压蒸汽经过蒸汽水套后带走热量,具备通气、停气灵活,转炉出现通漏也能避免水套产生爆炸的风险,安全性、便捷性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未经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51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柱墩悬臂盖梁装配式承重支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丙烯气压缩机用机械密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