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辐射防护屏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51474.2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4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冰;李剑明;黄铮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21F3/00 | 分类号: | G21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辐射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辐射防护屏,属于放射性药物辐射防护领域。该辐射防护屏包括防护铅板和固定在所其外周的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底部的可移动胶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放射性活度计和显示屏,放射性活度计用于夹持输送放射性药物的注射管路,显示屏与放射性活度计连接,用于显示放射性活度计检测到的活度值。本实用新型辐射防护屏使用时将其放置在放射性药物注射仪与病人之间,通过防护铅板屏蔽注射管路中放射性药物产生的辐射。还通过对注射管路中放射性活度的实时检测和显示,便于医护人员判断分装药物是否全部输出并全部注入,以及是否存在泄露的问题,并在确保安全情况下拔出留置针,大大提升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药物辐射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辐射防护屏。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使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如18F-FDG)自动注射仪或放射性药物床旁注射仪(如18F-FDG或99mTc药物)给病人用药时,虽然能对仪器内部的放射性药物的辐射进行屏蔽遮挡,但连接病人的注射管路内部的放射性药物仍会产生辐射,影响医护操作人员的安全。而且现有的自动注射仪无法实时监控分装药物是否全部输出、全部注入以及是否存在泄露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放射性药物在临床上的给药过程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智能辐射防护屏,使其能进一步屏蔽注射管路中的放射性药物的辐射,以及实时监控分装药物是否全部输出、全部注入、是否存在泄露的问题,以便及时掌握药物注射情况,确定安全拔出留置针,确保医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辐射防护屏,使其能进一步屏蔽注射管路中的放射性药物的辐射,以及实时监控分装药物是否全部输出、全部注入、是否存在泄露的问题,以便及时掌握药物注射情况,确定安全拔出留置针,确保医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从而克服现有的放射性药物用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辐射防护屏,包括防护铅板和固定在所述防护铅板外周的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底部的可移动胶轮。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放射性活度计和显示屏,所述放射性活度计用于夹持输送放射性药物的注射管路,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放射性活度计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放射性活度计检测到的活度值。
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射性活度计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侧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射性活度计包括可开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转动连接,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注射管路的上凹槽和下凹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铅板的厚度为8~15mm。
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铅板的长度尺寸为800mm,宽度尺寸为990mm。
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均设有把手。
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框架底部设有四个大直径的所述可移动胶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可移动胶轮采用带刹车的静音移动式胶轮。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智能辐射防护屏通过防护铅板的设置,使用时将其放置在放射性药物注射仪与病人之间,屏蔽注射管路中放射性药物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辐射,有效解决了医护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进株式会社,未经诚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51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