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离心泵泵体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49933.3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01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袁霄;巫进;吕金喜;唐春仁;吴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华海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离心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卧式离心泵泵体,属于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外端部设置有接口法兰,所述泵体轴向设置有轴向加强筋。本实用新型泵体外侧布置的多组轴向加强筋以及一组周向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对泵体的外部进行紧密的加固,提高了泵体的耐受强度,同时适用性更强,能够适应多种材料的使用加工,避免性能过剩,降低了装置的重量,减少了制造成本,泵体底部固定板、轴向筋板以及加固筋板组成的安装脚的设置,能够确保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装稳定性,另外通过排水口与泵体之间斜筋板的设置,能够提高排水口的稳定性,实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离心泵泵体,属于船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用卧式离心泵在选用时受限较多,经常已限制泵组重量,客户要求在兼顾泵体强度时能尽可能减轻重量,同时厂家在生产泵体时,要求泵体模具能浇铸多种材质,且强度满足性能要求,例如,有客户要求泵体采用锡青铜,有的要求采用铝青铜,还有要求采用硅黄铜,离心泵厂家希望一套模具就能满足不同材质要求,但是上述三种铜强度有所区别,因而理论设计壁厚也不同,锡青铜力学性能比硅黄铜和铝青铜差许多,如按锡青铜材质设计泵体时,后续浇铸硅黄铜和铝青铜材质会造成性能过剩,材料消耗多,如按硅黄铜或铝青铜设计泵体时,则会造成强度不够。
现有技术中的泵体存在如下问题:
1、当前绝大多数厂家为确保铸造合格率和强度满足要求,采用增加壁厚提高安全系数方法设计,但是造成性能过剩,重量较大,成本增加;
2、单一泵体结构仅能适用一种材质,适用性较低;
为此设计一种卧式离心泵泵体来优化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卧式离心泵泵体,泵体外侧布置的多组轴向加强筋以及一组周向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对泵体的外部进行紧密的加固,提高了泵体的耐受强度,同时适用性更强,能够适应多种材料的使用加工,避免性能过剩,降低了装置的重量,减少了制造成本,泵体底部固定板、轴向筋板以及加固筋板组成的安装脚的设置,能够确保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装稳定性,另外通过排水口与泵体之间斜筋板的设置,能够提高排水口的稳定性,实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卧式离心泵泵体,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外端部设置有接口法兰,所述泵体轴向设置有轴向加强筋,所述泵体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周向加强筋,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泵体的外侧之间设置有斜筋板,所述泵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脚,所述泵体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法兰。
优选的:所述接口法兰上螺纹孔的个数多于轴向加强筋一组,且轴向加强筋位于接口法兰上相邻螺纹孔之间,所述泵体的外侧设置有方向箭头,且方向箭头位于两组所述轴向加强筋之间。
优选的:所述轴向加强筋的高度与泵体厚度的比值为10:7,所述轴向加强筋的宽度与泵体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周向加强筋的宽度与泵体的厚度之间的比值为8:7。
优选的:所述固定法兰的外侧设置有花瓣形凸起,且花瓣状凸起的宽度与螺纹孔内径之间的倍数为2~2.5。
优选的:所述斜筋板垂直在泵体的外侧上,且斜筋板的宽度为斜筋板厚度的五倍。
优选的:所述安装脚包括固定板、轴向筋板和加固筋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泵体的底部,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一侧与泵体底部之间设置有轴向筋板,所述固定板、轴向筋板、泵体之间设置有加固筋板,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与泵体底部到固定板底部之间距离的比值为3:5,所述固定板的宽度与泵体底端断面处宽度的比值为5:3,所述轴向筋板的宽度与固定板厚度之间的比值为5:6,所述加固筋板的厚度与周向加强筋宽度之间的比值为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华海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华海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49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