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留置针护套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41706.6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5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廖映华;王华;王小友;陈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蔡冬彦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留置 护套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留置针护套安装结构,护套安装部为直径朝着远离针座方向逐渐减小的圆台结构,护套的安装口的口径小于护套安装部的最大外径,当护套的安装口过盈配合地套装在护套安装部上时,护套与限位凸环抵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护套与护套安装部采用锥面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大幅降低护套掉落的可能性,避免污染针头,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增加限位凸环,对护套提供端面支撑、限位和加强密封,再配合在护套外端开设的测试口,能够在不取护套的情况下,直接封堵测试口来对留置针进行气密性检测,不再触碰针尖,既避免损伤针尖,又避免污染针尖,同时消除进行气密性检测工人可能被针尖扎伤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留置针护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属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有更广泛应用,故留置针的安全可靠性问题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目前留置针的护套和套管座都是采用凸环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其连接的可靠性并不高,容易出现护套掉落的问题。并且,留置针下线前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由于现有护套的结构设计问题,必须反复摘取护套,不仅容易导致护套与套管座的过盈配合变得松弛,使得护套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存在护套容易掉落的安全隐患,而且气密性检测时,需要用橡胶塞去堵住针尖,既容易导致针尖磨损,又容易对针尖造成污染,同时操作的工人也容易不小心被针尖扎伤。
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留置针护套安装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留置针护套安装结构,包括套管座以及分别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套管座两端的针座和护套,所述套管座远离针座的一端集成有向外延伸的导管,其要点在于:所述套管座远离针座的一端成型有护套安装部,该护套安装部靠近针座的一端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限位凸环,所述护套安装部远离针座的一端集成有向外延伸的所述导管,所述针座安装在套管座远离导管一端时,该针座上集成的钢针穿过导管并向外穿出;
所述护套安装部为直径朝着远离针座方向逐渐减小的圆台结构,所述护套为筒状结构,且护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口和测试口,所述安装口的口径小于护套安装部的最大外径,当护套的安装口过盈配合地套装在护套安装部上时,所述护套开设有安装口的一端能够与限位凸环抵接,从而能够通过测试口对留置针进行气密性测试。
作为优选:所述护套的中部具有轴向贯穿的安装腔,该安装腔为圆柱体结构,且安装腔的直径等于安装口和测试口的直径。
采用以上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口的口径小于护套安装部的最小外径。
采用以上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护套与护套安装部过盈配合的紧密程度,提升二者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护套安装部远离针座的一端具有倒角,该倒角的最小外径小于安装口的口径。
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将护套安装到护套安装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护套的外周面为多边形棱柱结构。
采用以上结构,便于持握和取拔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护套安装部上开设有与钢针相适应的钢针过孔,所述针座安装在套管座远离导管一端时,所述钢针紧贴地穿过钢针过孔。
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对钢针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提高留置针穿刺时钢针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针座的外周面上集成有针翼,该针翼朝靠近护套安装部的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41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球披锋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3D打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