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系统、充电盒及助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30978.6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5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戴伟;钟灏然;张文祥;黄为为;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单冠飞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安徽)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系统 助听器 | ||
本申请提出一种充电系统、充电盒及助听器,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充电系统包括:电源模块、负载控制模块及充电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关断输出电压。本申请通过充电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关断输出电压,以使助听器在放置时进入关机状态。由此,避免了助听器长期放置时的电池过放问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系统、充电盒及助听器。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可充电助听器已实现了采用触点充电。比如,将助听器放置在充电盒中,充电盒在与助听器连接后,通过充电电路对助听器的电池充电。然而,当助听器在充电盒中长时间放置时,可能会因自身耗电情况导致电池过放,从而使设备损坏。因此,研究如何保证助听器在放置时的电池电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
电源模块、负载控制模块及充电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关断输出电压。
本申请提出的充电系统,采用电源模块为助听器的负载控制模块供电,通过充电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关闭输出电压,实现在助听器放置于充电盒时,彻底切断电源模块与负载的连接。由此,避免了助听器长期放置于充电盒时的电池过放问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还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通讯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进行数据通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复用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一方面实现了对负载控制模块的开关机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与负载控制模块的数据通讯,不仅降低了助听器的元器件成本,而且减小了机身体积,将助听器做到完全入耳,方便用户携带和使用。
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电池组件及电压输出电路;
其中,所述电池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压输出电路包括:
电压比较器及电压转换器;
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池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电压转换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组件的检测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件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池组件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电池组件的负极连接,形成充电回路。
可选的,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三端通过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电池组件的正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三端还通过分压电路与所述电压输出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电压输出电路产生输出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充电控制模块实现了对助听器的电量检测以及及时充电,保证了助听器在放置时电池电量充足,改善用户体验,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30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检测水表
- 下一篇:一种窄型出风口总成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