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管道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30697.0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1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马魁瑞;陆丽玲;王向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盛豫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李世鹏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管道 余热 回收 再利用 结构 | ||
一种通风管道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外壁排布多个用于增大通风管道与外部空气接触面积的热量散发器,多个所述热量散发器外侧套设有热量收集管道,热量收集管道的外壁设置热量排放口,热量排放口外侧设置热量回收装置。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热量回收速度快,效率高,还能消除噪音,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回收的余热可以发电,也可以利用热量对原材料进行预热,或者冬季供热、洗浴,节约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管道余热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管道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碳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家对于煤炭资源的利用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尤其是对于电力、化工、钢铁、水泥等重型煤炭消耗行业,控制越来越严格,在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限制措施。上述限制措施尤其体现在这些大型资源消耗型企业的烟尘通风管道余热再利用方面,传统的余热再回收利用技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行需求,传统烟道的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不仅落后而且效率底下,对于国家新提出的循环再利用指标来说,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不能满足现行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管道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风管道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外壁排布多个用于增大通风管道与外部空气接触面积的热量散发器,多个所述热量散发器外侧套设有热量收集管道,热量收集管道的外壁设置热量排放口,热量排放口外侧设置热量回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热量排放口为向外突出的凸起,凸起的顶部设置开口,该结构防止热量回流。
进一步的,所述热量收集管道的外壁排布多个热量排放口,多个热量排放口外侧套设热量存储管道,热量存储管道的外壁连接有与热量存储管道连通并用于排放热量的热量排出管道,将散发的热量通过管道输送至需要的地方。
进一步的,所述热量收集管道上排布多个热量排放口,每个热量排放口外侧罩盖匹配的小型发电机,利用热量进行发电。
进一步的,所述热量收集管道上设置一个热量排放口,热量排放口外侧罩盖匹配的中型发电机,利用汇聚的热量进行发电。
进一步的,所述中型发电机上连接有用于回收利用中型发电机余热的余热输送管道,发电后的余热继续回收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热量回收速度快,效率高,还能消除噪音,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回收的余热可以发电,也可以利用热量对原材料进行预热,或者冬季供热、洗浴,节约了资源。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管道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实施例中热量散发器第一种结构设置形式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
图2-1为利用图1-1所示结构制成的通风管道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2为图2-1的侧视图;
图3-1为利用图1-1所示结构制成的通风管道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3-2为图3-1的侧视图;
图4-1为利用图1-1所示结构制成的通风管道余热回收再利用结构实施例三的正视图;
图4-2为图4-1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盛豫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盛豫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30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料油管道氢气注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钢壳除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