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7416.6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2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坤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F16N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建筑 施工 混凝土 混合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设备,包括支撑架和搅拌罐,搅拌罐设置支撑架的顶部,支撑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受力片,支撑架(1)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螺杆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蜗轮和蜗杆配合螺杆和螺纹环对支撑架进行高度调节工作,解决了现有混凝土混合设备的支座大多为固定式,由于工地大多为土质地面,在转运到使用场地不能较好的根据场地变化进行调节工作,混凝土混合设备在新场地由于地面不平整会出现倾斜的情况,需要建筑工人抬起混凝土混合设备在低洼处垫加多层木板或石材,降低了混凝土混合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具备了支腿调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使用过程中需要混凝土作为胶凝材料,混凝土由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借助混合设备经搅拌而得,但现有混凝土混合设备的支座大多为固定式,由于工地大多为土质地面,在转运到使用场地不能较好的根据场地变化进行调节工作,混凝土混合设备在新场地由于地面不平整会出现倾斜的情况,需要建筑工人抬起混凝土混合设备在低洼处垫加多层木板或石材,降低了混凝土混合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设备,具备了支腿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混凝土混合设备的支座大多为固定式,由于工地大多为土质地面,在转运到使用场地不能较好的根据场地变化进行调节工作,混凝土混合设备在新场地由于地面不平整会出现倾斜的情况,需要建筑工人抬起混凝土混合设备在低洼处垫加多层木板或石材,降低了混凝土混合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灵活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混合设备,包括支撑架和搅拌罐,所述搅拌罐设置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受力片,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外侧与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片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螺杆的底部与蜗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蜗轮表面的右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配合螺杆和受力片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受力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支撑架外侧的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蜗杆后侧的定位环,所述蜗杆表面的后侧位于定位环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右侧开设有保养孔,所述保养孔的左侧与活动槽的右侧相连通,所述保养孔配合活动槽与螺杆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开设有位于螺杆外侧的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顶部与保养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油槽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导油槽呈等距离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防护盒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手摇柄,所述蜗杆的正面贯穿至防护盒的正面与手摇柄的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受力片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呈T型设置,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与蜗轮的底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蜗轮和蜗杆配合螺杆和螺纹环对支撑架进行高度调节工作,解决了现有混凝土混合设备的支座大多为固定式,由于工地大多为土质地面,在转运到使用场地不能较好的根据场地变化进行调节工作,混凝土混合设备在新场地由于地面不平整会出现倾斜的情况,需要建筑工人抬起混凝土混合设备在低洼处垫加多层木板或石材,降低了混凝土混合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具备了支腿调节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坤,未经李国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7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汽车零件加工用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砖调节脚